管理百年(管理者终身学习)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 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

02

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 1856—1915),科学管理理论创始人,西方古典管理理论开创者。泰勒出生于费城的一个富裕家庭,他通过了哈佛大学法律系入学考试,但由于视力太差未能就学,从最底层开始他的职业生涯。1875年他开始在费城的恩特普利斯液压机厂做学徒工,1878年进入米德维尔钢铁公司。在米德维尔的6年中,泰勒从底层文员、工长、机修长一步步成为总工程师,并不断地在工厂进行各种实验。在此期间他还在史蒂文斯理工学院(Seven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拿到了机械工程学士学位(1880—1883年)。这段时期的工作与学习经历为泰勒以后提出科学管理理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泰勒在管理学方面的代表作为1895年的《计件工资制》(A Piece rate System)、1903年的《工厂管理》(Shop Management)和1911年的《科学管理原理》(The Principles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其中《科学管理原理》的出版标志着西方管理学的诞生。1915年泰勒因患肺炎逝世,鉴于他在科学管理方面所做的特殊贡献,人们在他的墓碑上镌刻“科学管理之父F.W.泰勒”以示纪念。

关键词

科学管理(scientific management)

作业管理(activity based management)

差别计件工资制(differential piece rate system)

精神革命(spirit revolution)

泰勒是科学管理理论的创始人,其主要贡献在于使管理走向科学化。他提出了谋求最高生产率的科学管理四项原则,主张标准化管理和激励性工资制度,推崇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的制度,并提倡劳资双方实行重大的精神变革以达到共赢的目的。

一、科学管理原则

随着美国内战结束后北方工业的快速发展,许多企业经营人员与学者都注意到了工厂中生产率低下的问题:绝大多数工厂的生产量都未达到其可完成定额的60%。1898年,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的创办人约瑟夫·沃顿(Joseph Wharton)邀请泰勒加入其担任大股东的伯利恒钢铁公司。在伯利恒的几年里,泰勒与助手卡尔·巴思、亨利·甘特等人进行了大量全面的管理实验与研究。他们发现,车间中普遍存在着“磨洋工”现象,工人与雇主的敌对情绪以及不科学的生产动作均是造成生产率低下的原因。针对不同原因,泰勒提出了科学管理给出了不同的解决办法。

科学管理包括四项基本原则:一是管理者要积极进行研究,对每一项工作提出一种科学的操作方法;二是管理者要科学地挑选工人,并放在合适的岗位上加以培训;三是管理者要与工人衷心地合作,保证工作都能按制定好的原则实行;四是管理者与工人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二、作业管理

1.标准化管理

在美国历史上,工业化的过程同时也是城市化的过程。在泰勒所处的时代,工厂中的绝大多数工人都是在乡村长大的农民,而他们在开始工作时所学知识都是由有经验的老工人手把手传授,这就造成了一个问题:传授的人不一样,教授的方法与动作也不一样。在实际生产中,这种差别有时甚至会使同一个人在相同时间内完成的任务量相差300%以上。对于这种生产操作方法中的差异,泰勒首先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测定每一个操作所需要的动作以及时间(精确到秒),除去动作中多余的和不合理的部分,从而确定标准规范的作业方法,用科学的作业管理代替过去单凭经验从事的方法。

泰勒由此提出了标准化管理,即针对每一项操作都确定出一种最有效的操作方法,然后为所有工人提供标准的工具、专业指导以及工作环境,来保证所有的工人都可以在最节省体力的情况下完成工作。例如,在铲铁实验中,泰勒通过实验确定出每铲21磅时生产效率最高,因为过重或过轻都不利于总工效。然后根据所铲原料的不同让工厂提供了10种不同规格的铁锹,使工人在铲每一种原料时都可以达到每铲21磅的重量,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工厂在全面应用泰勒的科学管理方法3年后,每人每天完成的平均长吨数从16长吨提高到了59长吨,每人每天平均所得从1.15美元提高到了1.88美元,而搬运或铲运一长吨的平均费用从0.072美元下降到了0.033美元。

此外,为了提高劳动效率,泰勒认为必须为各项工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因为人有不同的禀赋和才能,一个人对于完成某项工作可能是最好的人选,但对于另一项工作可能不合适。管理者应该有意识地发现每一名工人的长处和局限性,为每项工作找到最合适的人选,并对他们加以训练,改变以往由工人自行选择工作、凭经验操作以及靠师傅带徒弟的落后办法。

2.计件工资制度

按照标准的作业方法和合理的组织安排,管理者可以确定工人每天必须完成的标准工作量,并规定每个标准动作或操作的标准时间,制定出劳动时间定额。如果工人当天所完成工作超过了定额,则全部工资按高工资率付给(正常工资的125%);如果没有完成定额,全部工资均按低工资率付给(正常工资的80%),以此来鼓励工人完成及超额完成,这就是著名的差别计件工资制。在差别计件工资制度下,工资支付的对象是工人而不是职位,即根据实际工作表现支付工资,而不是根据工作类别支付工资。

泰勒认为这种计件工资制度能够促使工人大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企业的工资支出尽管增加了,但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大于工资的增长,所以对管理者而言还是有利的。

三、精神革命

科学管理不仅将科学化与标准化引入管理,更重要的是倡导“精神革命”,这是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科学管理的实质是在一切企业或机构的工人中,实行彻底的思想变革,也是这些工人对待他们的工作责任、同事、雇主的一次完全的思想革命。

泰勒认为企业管理者与工人双方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管理人员要认识到他们与工人之间不是对立关系而是合作关系,没有双方同心协力的合作,也就没有科学管理。通过科学管理,两者的职责有了新的分工,工人和管理者之间和睦相处,在对待各自职责与精神面貌等方面均有了彻底的改变。正是科学、协调、合作、最大化的产出、实现每个人的劳动生产率最大化等各个要素的集成,构成了科学管理。

科学管理的目的是谋求提高工作效率。泰勒认为,最高的工作效率是业主和工人共同达到富裕的基础。在精神革命中,管理者与工人不再把盈余分配看做最重要的事情,而是将注意力转向增加盈余的数量上,使利润总量增加到没有必要争论的地步。当管理者与工人用友谊、合作、互相帮助来代替敌对情绪时,他们就能创造出比过去大得多的盈余。其实质相当于今天所说的“将蛋糕做大,然后大家都能多分一点”。而只有在生产率提高的前提下,管理者所需要的低成本与工人所需要的高工资才都可以实现,实现双赢。

思想评论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首次突破了管理研究的经验途径这一局限性视野,并首次提出要以效率、效益更高的科学管理来取代传统小作坊式的经验管理,使人们认识到在管理上引进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由此开辟了管理学的新纪元。在制度方面,他的科学管理思想强调制度的作用:用制度规范人、约束人和激励人。这对于组织的构建、制度规范的设定等都具有重大意义,是科学管理理论的核心所在。在劳资关系方面,泰勒所强调的精神革命使经营者从之前关注分配转为关注生产,使工人从关注与雇主的对抗转为关注共同的合作。这为营造和谐生产气氛,进而提高生产率做了重要铺垫。在管理方法方面,泰勒将成本会计法应用在科学管理之中,使成本核算摆脱了单纯的财务收支,成为计划与控制的依据,进而使其成为一种管理手段。在科学管理广泛推广的20世纪初,美国工人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6%,工作时间由1890年的每周60小时下降到1920年的每周50小时,劳动生产率从1899年到1919年提高了一倍多,使美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