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题
一、判断题
1. 直升机和飞机飞行是靠空气的浮力。( )
2. 一般的民用飞机的推力是小于飞机重力的。( )
3. 我国把大型民用机场称为空港,小型机场称为航站。( )
4. 飞机的航线只规定了飞机的飞行高度。( )
5. 航空集装器就是指航空集装箱。( )
6. 升降平台可使集装器做横向、纵向旋转及升降运动。( )
二、选择题
1. 轻于空气的航空器是( )。
A. 直升机
B. 飞机
C. 飞艇
D. 滑翔机
2. 喷气式飞机是世界各国机群的主要机种,它装载量大、使用率高,每天可飞行约( )小时。
A. 12
B. 16
C. 20
D. 24
3. 下面不属于一类机场的是( )。
A.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
B.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
C. 重庆江北国际机场
D.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
4. 下面不属于干线航线的是( )。
A. 北京—上海航线
B. 上海—南京航线
C. 青岛—深圳航线
D. 南京—徐州航线
5. 航空集装器编号的第一位为集装器的种类码,下面属于非注册飞机集装器的代码是( )。
A. A
B. N
C. P
D. U
6. 4F机场的跑道长度、翼展、轮距的要求分别是在( )米以上。
A. 1 200、60、14
B. 1 200、52、9
C. 1 800、52、9
D. 1 800、60、14
三、简答题
1. 简述飞机的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2. 简述机场的分类与组成。
3. 简述航线的分类与组成。
4. 什么是航权?它有哪几种?
5. 航空集装器是如何分类和编号的?
四、讨论题
一组3~4名同学。选择一个飞机型号,找到更多关于该型号飞机的信息,在班上演示自己的发现。
案例分析
东京国际机场(羽田机场):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均衡发展
羽田机场不仅实现了机场的高效运行,还取得了商业经营的高效益,可谓两全其美,这得益于机场独特的运行模式以及职权分明的候机楼管理。
1. 独特的机场运行模式
1952年,美国向日本归还东京机场,同年机场更名为“东京国际机场”,定位为日本重要航空运输门户机场,并通过财界主要企业的协作成立了日本机场大厦株式会社,运用民间资本对机场候机楼进行建设和管理。东京国际机场紧邻海湾,飞机起降在海湾上空绕飞,不进入居民区,减少了飞机噪声污染对当地居民的影响。
机场的公共服务和商业经营,分别体现在航空业务和非航空业务两方面。东京国际机场以极其简单的标准划分二者,即以候机楼为界,候机楼建设、租赁、商业、餐饮等由日本机场大厦株式会社经营,除此之外,跑道、滑行道、停机坪的建设与管理、空中交通管制、地面服务、供油、配餐等,均由政府、航空公司、专业公司承担。如此划分,机场候机楼运营商不受任何市场准入限制,不需要具备航空运输专业管理的条件。而允许非航空专业公司投资建设候机楼,经营候机楼的商业、餐饮,使机场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渠道更加广泛,行业垄断被打破后,市场竞争也推动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日本机场大厦株式会社成立于1953年7月20日。截至2009年3月31日,公司大股东有日本航空公司、全日空航空公司、瑞穗实业银行、三菱东京UFJ银行、大成建设株式会社、日本通运株式会社等企业。公司在东京国际机场的业务包括建设、运行候机楼以及候机楼内商业、餐饮等。公司的经营宗旨:一是确保机场运行的绝对安全;二是基于顾客至上的理念,运行候机楼要达到方便性、舒适性、功能性的要求;三是做到既要保持正常秩序,又要高效的运行机制。候机楼营业收入主要来自设施管理运行、商品零售、餐饮这3部分。
2. 候机楼管理职权分明
日本机场大厦株式会社承建并经营机场候机楼。候机楼验收交付后,公司经营候机楼内的租赁、零售、餐饮业务,并保证楼内的供水、供电、设施运转和秩序正常,不涉及航空运输业务。航空公司向机场租赁工作区域及服务设施,自行经营候机楼内地面服务及登机前安全检查;机场在候机楼内公布综合航班信息,各航空公司公布各自航班信息,互不参与、互不影响;候机楼廊桥以外的跑道、滑行道、停机坪的建设与管理及空中交通管理由民航办公室(国土交通省下设机构)负责;航空煤油供应由原油加工公司负责,机场油料公司只负责建设机场输油管道,向航空公司提供加油服务并收取服务费;候机楼以外的公路交通、社会治安由当地警察部门负责。
日本机场大厦株式会社及其下属安保公司(JAT),以绝对安全为目标,在安保、防灾、危机管理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一是建立安保等级的概念,将候机楼分为4类区域,即“公用区域(大厅等)”“管理区域(办公区域)”“限制区域”“安保区域”,并根据安保等级细化安保制度,建立起完整的安保体制;二是采取多项安保措施;三是提高危机处理能力,加强员工应急处置培训,对员工进行综合防灾训练;四是设立防灾中心,由于日本处在地震带范围内,经常发生地震,当国家气象台预测到在羽田机场震度近5级以上时,机场防灾中心会及时发布地震警告,以减少地震对旅客和职员的损害。
3. 以高效运行解决商业开发挤占公共资源的矛盾
日本机场大厦株式会社在日本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环境下,为了应对日趋严酷的市场竞争,细化管理、挖掘资源,不断提高候机楼运行效率。东京国际机场有3座候机楼,总建筑面积63万平方米,2008年旅客吞吐量达到6 500万人次以上,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座候机楼总建筑面积140万平方米,2008年旅客吞吐量5 600万人次相比,两者人均面积差距较大。在东京国际机场候机楼,商业面积占了大半部分,而且新建的国际候机楼内还将建设一条仿古商业街,未来这里会热闹得像百货商场。候机楼内采取了简化旅客地面运输流程设置布局:航空公司的补票柜台、值机柜台分区安置,简化登机安检程序,合理布置航班时刻显示器,加强工作人员引导、巡视等措施,化解了运输顺畅与安全限制之间的矛盾,提高了候机楼内航空运输效率。由此可见,通过简捷顺畅的流程、高效运转的机制来提高机场的运行效率,可以解决机场商业开发占用候机楼资源的矛盾,确保航空运输的安全、正常、有序。
4. 商业收益为机场公共服务提供资金保证
日本机场大厦株式会社在东京国际机场的业务不涉及航空运输、安全管理等专业领域,而是精准定位在候机楼商业、餐饮等高收益业务,依托自身商业优势,不断提高候机楼收益,甚至将商业拓展到其他机场乃至城市中心,且经营的商品批发业、零售业、免税品业务等都占有日本市场较大份额。机场商业收入的增长带动了地方税收的增加,为地方政府加快基础建设和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提供了充足的资金。而机场运输保障能力得到提高,旅客吞吐量大幅增长,人流、物流、现金流更加活跃,又为机场商业发展创造了更多的商机。东京国际机场的公共服务与商业经营相对独立,互不交叉、互相支持,利益共赢、和谐发展,促进了机场的健康发展。
5. 实施“绿色机场”理念
在全球气候变暖、能源紧缺的背景下,以新能源、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机场、科技机场”成为全球热点。东京国际机场认识到这一点,积极推进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运动”,着力发展“低碳技术”。
日本机场大厦株式会社设施安全总部和其下属公司日本机场Techno株式会社共同制定有关管理制度,并管理候机楼内的设施维修、清洁以及绿化工作。公司的候机楼节能推进委员会制定了环保节能方案,确定目标数字,编制预算并予以实施。机场在节约电能方面采取多项措施:一是候机楼内空调运转做到循环开动、引进节能皮带、细化开启时间、风机系统采用逆变器等;二是为节省照明灯光用电,引进高性能反射板,安装太阳光感应器,细分照明系统线路,引进仿制的荧光管、交换稳定器等;三是引进LED照明灯光、安装人体感应器、贴窗膜(隔热膜)等,安装太阳能蓄电板。
——连炜. 2010年11月30日《中国民航报》第4版同名文章
问题:
(1)东京国际机场是如何兼顾效益和效率的?
(2)我国同行应借鉴东京国际机场的哪些管理经验?
[1]1英尺(ft)=304.8毫米=0.304 8米。
[2]1英寸(in)=2.54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