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 机场
2.2.1 机场的概念、作用及其分类
1. 机场的概念
机场,亦称飞机场、空港,较正式的名称是航空站,指供飞机起飞、降落、滑行、停放以及进行其他活动的划定区域,包括附属的建筑物、装置和设施等。除了跑道之外,机场通常还设有塔台、停机坪、航空客运站、维修厂等设施,并提供机场管制、空中交通管制等服务。
2. 机场的作用
机场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机场有让飞机安全、精准、迅速起降的能力。
(2)机场有安全精准地载运旅客、货物的能力,同时对于旅客的照顾也要求具备舒适性。
(3)机场有对飞机维护和补给的能力。
(4)机场有让旅客、货物顺利抵达附近城市市中心(或是由城市中心抵达机场)的能力。
(5)如果是国际机场,还必须要有出入境管理、通关和检疫(CIQ)等相关业务。
(6)机场跑道要有良好的平整度,足够的宽度、长度。
(7)跑道表面要有合格、均匀一致的摩擦系数。
(8)跑道要有足够的强度,能抵御大型载人飞行器降落时对跑道的冲击和压力,并有较大的安全冗余。季节变换对机场距道有一定影响。炎热的夏季,有的机场跑道表面温度高达40~60℃,有时,因材料膨胀挤压变形,会导致跑道表面破损,平整度大大降低,给飞行器的起降造成安全隐患。大雪纷飞冰冻三尺的严寒季节,有的机场跑道表面温度达-20℃以下,积雪、积冰现象严重,同样也难以保障飞行器正常安全起降。机场跑道采用热管技术,就可以保证跑道表面温度一年四季维持在4~25℃,彻底解决以上问题。
3. 机场的分类
机场一般分为军用和民用两大类,用于商业性航空运输的机场也称为航空港(Airport)。我国把大型民用机场称为空港,小型机场称为航站。民用机场具有以下详细分类。
(1)按机场规模和旅客流量分类。
① 枢纽国际机场,是指在国家航空运输中占据核心地位的机场。这种机场无论是旅客的接送人数,还是货物吞吐量,在整个国家航空运输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所在城市在国家经济社会中居于特别重要的地位,是国家的政治经济中心或特大城市、省会,如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广州白云国际机场、香港国际机场、重庆江北国际机场等。
② 区域干线机场,其所在城市是省会(自治区首府)、重要开放城市、旅游城市或其他经济较为发达、人口密集的城市,旅客的接送人数和货物吞吐量相对较大,如宜宾宗场区域国际机场、无锡硕放区域国际机场等。
③ 支线机场,即除上述两种类型以外的民航运输机场。虽然它们的运输量不大,但对沟通全国航路或对某个城市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如泸州蓝田机场、泉州晋江机场、拉萨贡嘎国际机场等。
(2)按照机场收费标准分类。
机场在收费时所采用的机场分类是我国现阶段在实际应用中对机场较为明确的分类方式。在中国民航局2017年发布的《民用机场收费标准调整方案》中,将我国现有民用运输机场分为3类。
一类1级机场,包括北京首都、上海浦东、广州白云这3个机场。
一类2级机场,包括深圳、成都、上海虹桥3个机场。
二类机场,包括昆明、重庆、西安、杭州、厦门、南京、郑州、武汉、青岛、乌鲁木齐、长沙、海口、三亚、天津、大连、哈尔滨、贵阳、沈阳、福州、南宁这20个机场。
三类机场为一类、二类以外的所有民用运输机场。
从以上各个机场的归类情况看,现行机场收费所采用的机场分类主要是依据机场基础设施情况,也可以说是按机场资产规模来进行划分的。
(3)按照机场作用分类。
① 运输机场:指主要为民用航班运输提供服务的机场。按航线类别分为国内航线定期航班机场和国际航线定期航班机场。根据中国的《民用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对机场的飞行区可按指标Ⅰ(数字代号)和指标Ⅱ(字母代号)进行分级。
② 通用航空机场:指专用于通用航空器飞行任务起降的机场,即专门从事为工农业生产服务的作业飞行以及文化体育运动、教学校验、游览等作业飞行的机场。
通用航空机场根据其是否对公众开放分为A、B 类。
A类通用机场,即对公众开放的通用机场,指允许公众进入以获取飞行服务或自行开展飞行活动的通用机场。
B类通用机场:即不对公众开放的通用机场,指除A类通用机场以外的通用机场。
A类通用机场分为三级:A1级通用机场,指含有使用乘客座位数在10座以上的航空器开展商业载客飞行活动的A类通用机场;A2级通用机场,指含有使用乘客座位数在5~9之间的航空器开展商业载客飞行活动的A类通用机场;A3级通用机场,指除A1、A2级外的A类通用机场。
③ 直升机机场,指全部或部分用于直升机的起降和地面活动的机场。
④ 停航保管机场,指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暂停营运(使用)但尚未报废的机场。
(4)按照飞行区等级分类。
机场飞行区等级是根据国际通用标准制定的,能比较准确地描述机场飞行区的规模和能力。机场飞行区等级用两个部分组成的编码来表示,第一部分是1位数字,表示飞机性能所对应的跑道性能和障碍物的限制,数字1表示跑道长度小于800米,数字2表示跑道长度为800~1 200米,数字3表示跑道长度为1 200~1 800米,数字4表示跑道长度在1 800米以上。第二部分是1个字母,表示飞机所要求的跑道和滑行道的宽度,字母A表示翼展小于5米、轮距小于4.5米,B表示翼展为5~24米、轮距为4.5~6米,C表示翼展在24~36米、轮距为6~9米,D表示翼展为36~52米、轮距为9~14米,E表示翼展为52~60米、轮距为9~14米,F表示翼展为60米以上、轮距为14米以上。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是4F机场,表示它们的跑道长度都为1 800米以上、翼展为60米以上、轮距为14米以上。
按照飞行区等级分类的优点是划分标准比较明确而且通用性好,缺点是不能反映多跑道机场的规模和能力。
2.2.2 机场的组成
机场作为商用运输的基地可划分为飞行区、候机楼区和地面运输区3个部分。飞行区是飞机活动的区域;候机楼区是旅客登机的区域,也是飞行区和地面运输区的结合部位;地面运输区是车辆和旅客活动的区域。
1. 飞行区
飞行区分为空中部分和地面部分。空中部分指机场的空域,包括进场和离场的航路;地面部分包括跑道、滑行道、停机坪和登机门,以及一些为维修和空中交通管制服务的设施和场地,如机库、塔台、救援中心等。
2. 候机楼区
候机楼区包括候机楼建筑本身以及候机楼外的登机机坪和旅客出入车道,它是地面交通和空中交通的结合部,是机场对旅客服务的中心地区。
(1)登机机坪。
登机机坪是指旅客从候机楼上机时飞机停放的机坪,要求能尽量减少旅客步行上机的距离。按照旅客流量的不同,登机机坪的布局可以有多种形式,如单线式、走廊式、卫星厅式、车辆运输式。旅客可以采取从登机桥登机,也可采用车辆运送登机。
(2)候机楼。
候机楼分为旅客服务区和管理服务区两部分。旅客服务区包括值机柜台、安检、海关以及检疫通道、登机前的候机厅、迎送旅客活动大厅以及公共服务设施等;管理服务区则包括机场行政后勤管理部门、政府机构办公区域以及航空公司运营区域等。
3. 地面运输区
机场是城市的交通中心之一,而且有严格的时间要求,因而从城市进出空港的通道是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部分。大型城市为了保证机场交通的通畅都修建了从市区到机场的专用高速公路,甚至还开通地铁和轻轨交通,方便旅客出行。在考虑航空货运时,要把机场到火车站和港口的路线同时考虑在内。此外,机场还需建有大面积的停车场以及相应的内部通道。
2.2.3 国外主要机场简介
1. 美国孟菲斯国际机场
孟菲斯国际机场(Memphis International Airport)是美国田纳西州孟菲斯市的国际机场,是世界最大货运机场。该机场是原美国西北航空的第三大转运中心,也是联邦快递的总部。联邦快递从孟菲斯国际机场直飞美国大陆10个城市,包括安克雷奇和檀香山,以及加拿大地区、墨西哥地区和加勒比地区的一些城市,洲际包括巴黎、伦敦、法兰克福、圣保罗和东京。原美国西北航空公司运营的第三大客运枢纽设在孟菲斯国际机场,航线目的地遍布北美,并且有每日直飞到阿姆斯特丹的航班。机场占地80.9公顷,成立初期有三个机库和一条跑道。目前的航站楼始建于1963年,1969年机场更名为孟菲斯国际机场,1995年开通国际航班。2016年,孟菲斯国际机场以432.2万吨的货运吞吐量位于全球十大货运吞吐量机场第2位,仅次于我国的香港国际机场。
2. 韩国仁川国际机场
仁川国际机场(Incheon International Airport)位于韩国首都首尔市西边的仁川市,是韩国最大的民用机场,也是亚洲著名的大型机场之一。新机场于2001年年初正式启用。机场距离首尔市52千米,离仁川海岸15千米。周围无噪声影响,自然条件优越,绿化率达到30%以上,环境优美舒适,加上其整体设计、规划和工程都本着环保的宗旨,亦被誉为“绿色机场”。机场与首尔以130号高速公路连接,有班次频密的巴士及渡轮连接机场与韩国各地,铁路连接仁川国际机场和金浦机场并伸延至首尔市中心,为国际及国内航班的乘客提供便捷出行。
仁川国际机场被媒体称为韩国目前最大的一项工程。这项工程的投资额为7.8万亿韩元(约1 300韩元合1美元),从1992年11月动工,历时8年4个月完成了第一期工程。一期工程占地面积约1 100公顷,有两条长3 750米、宽84米的跑道,可以起降最新型大型客机。仁川国际机场的候机楼占地面积相当于60个标准足球场的大小。根据设计,机场年起降飞机的架次为17万次,运送旅客2 700万人次,货物吞吐量为170万吨。按计划,韩国将在2020年前完成仁川国际机场的第二期扩建工程。届时,仁川国际机场的跑道将增加到4条,年起降飞机的架次将达到53万次,运送旅客达到1亿人次,货物吞吐量达到700万吨。2016年,仁川国际机场以271.4万吨的货运吞吐量位于全球十大货运吞吐量机场第4位。
3. 新加坡樟宜国际机场
新加坡樟宜国际机场(Singapore Changi Airport)是一座位于新加坡樟宜的国际机场,占地13平方千米,距离市区17.2千米。樟宜国际机场(以下简称樟宜机场)是新加坡主要的民用机场,也是亚洲重要的航空枢纽。
该机场由新加坡民航局营运,是新加坡航空、新加坡航空货运、捷达航空货运、欣丰虎航、胜安航空、捷星亚洲航空和惠旅航空的主要运营基地。此外,它也是印度尼西亚鹰航空公司的枢纽和澳洲航空的第二枢纽。澳洲航空利用新加坡作为中途站来营运欧澳两地的袋鼠航线,每年通过樟宜机场输送超过200万名乘客,是樟宜机场最繁忙的外国航空公司。目前,樟宜机场运营着250多家航空公司的航班,每周提供7 200个航班,连接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个城市。2015年,樟宜机场客流量刷新以往纪录,突破5 540万人次,航班数量也高达346 330架次,分别实现2.5%和1.4%的增长,机场的货运量依然保持稳定态势,全年总货运量达185万吨。
自1981年启用以来,樟宜机场以其优质的服务享誉航空界,在1987—2017年樟宜机场收获了逾500个奖项,成为世界上获奖最多的机场,其中,在2016年赢得国际机场协会机场服务质量奖、Skytrax世界机场大奖等多项荣誉。樟宜机场也会定期维护其客运大楼,以提供更好的服务。2016年,樟宜机场以200.6万吨的货运吞吐量位于全球货运吞吐量机场的第13位。
4. 法国巴黎戴高乐机场
巴黎夏尔·戴高乐机场(Paris Charles de Gaulle Airport)也称鲁瓦西机场(Roissy Airport),是欧洲主要的航空中心,也是法国主要的国际机场。它以法国将军、前总统夏尔·戴高乐(1890—1970年)的名字命名,位于巴黎东北25千米处的鲁瓦西。2016年,戴高乐机场以213.5万吨的货运吞吐量位于全球十大货运吞吐量机场的第9位、欧洲第1位。
5. 德国法兰克福国际机场
法兰克福国际机场(Frankfurt Airport)位于德国黑森州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是德国最大的机场和欧洲第二大机场,是全球各国际航班重要的集散中心。法兰克福国际机场是德国汉莎航空股份公司的一个基地。2016年,法兰克福机场以211.4万吨的货运吞吐量位于全球十大货运吞吐量机场的第10位、欧洲第2位。
2.2.4 我国主要机场简介

【拓展知识】
1. 我国机场行业现状
机场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交通基建行业,机场和航空公司为航空运输业的两大组成部分。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中国机场总量初具规模,机场密度逐渐加大,机场服务能力逐步提高,现代化程度不断增强,初步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广州等枢纽机场为中心,以成都、昆明、重庆、西安、乌鲁木齐、深圳、杭州、武汉、沈阳、大连等省会或重点城市机场为骨干,以及其他城市支线机场相配合的基本格局,中国民用运输机场体系初步建立。当前,我国大部分直辖市、省级行政中心城市机场以及厦门高崎、大连周水子、宁波栎社、青岛流亭、珠海金湾、三亚凤凰、桂林两江等机场均为4E以上飞行区级别。
截至2016年年底,我国民用航空(颁证)机场共有218个(不含港、澳、台地区),其中定期航班通航机场216个、通航城市214个。年旅客吞吐量1 000万人次以上的机场有28个,较上年净增2个,完成旅客吞吐量占全部境内机场旅客吞吐量的79.1%,其中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突破9 000万人次,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和虹桥机场合计突破1亿人次,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大城市机场旅客吞吐量占全部机场旅客吞吐量的26.2%。年旅客吞吐量200万~1 000万人次的机场有21个,较上年净减1个,完成旅客吞吐量占全部机场旅客吞吐量的12.8%。年旅客吞吐量200万人次以下的机场有169个,较上年净增7个,完成旅客吞吐量占全部机场旅客吞吐量的8.1%。年货邮吞吐量1万吨以上的机场有50个,较上年净减1个,完成货邮吞吐量占全部机场货邮吞吐量的98.3%,其中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大城市机场货邮吞吐量占全部境内机场货邮吞吐量的49.6%。年货邮吞吐量1万吨以下的机场有168个,较上年净增9个,完成货邮吞吐量占全部机场货邮吞吐量的1.7%。
2016年,我国机场主要生产指标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全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10亿人次,完成101 635.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1%。分航线看,国内航线完成91 401.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3%(其中内地至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航线完成2 764.5万人次,比上年下降1.4%);国际航线首次突破1亿人次,完成10 23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9.3%。完成货邮吞吐量1 510.4万吨,比上年增长7.2%。分航线看,国内航线完成974.0万吨,比上年增长6.1%(其中内地至港、澳、台地区航线完成93.6万吨,比上年增长4.2%);国际航线完成536.4万吨,比上年增长9.1%。完成飞机起降923.8万架次,比上年增长7.9%(其中运输架次为793.5万架次,比上年增长8.8%)。分航线看,国内航线完成842.8万架次,比上年增长7.1%(其中内地至港、澳、台地区航线完成20.3万架次,比上年下降2.8%);国际航线完成81.0万架次,比上年增长16.9%。
机场是航空运输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飞机起降、停驻、维护的场所。机场的演变过程反映着民航事业的发展过程。场道使用面积和各种飞行保障设施决定使用飞机的大小、运载重量和飞行速度,净空标准和场道范围影响飞行安全。机场一般根据跑道的长度、机场范围以及相应的技术设施等要素来划分等级,跑道结构是主要依据。土质、草皮、戈壁性质的跑道属四级机场;碎石、沥青结构的跑道属三级机场;混凝土、碎石混合性质的跑道属二级机场或一级机场。机场的等级不同,可起降的飞机机型就不一样,承载能力也就不同。为了满足中国航空物流的快速发展需要,“十三五”期间中国机场建设将掀新高潮,这对缓解中国民航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与航空运输快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状况会起到关键作用。
2. 我国主要民用机场简介
(1)北京首都国际机场。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Beijing Capital International Airport)于1958年3月2日正式投入使用,是国内首个投入使用的民用机场,已多次扩建。它位于北京市区东北方向,地理位置处在顺义区,不过由朝阳区管辖,距离天安门广场25.35千米。它是中国地理位置最重要、规模最大、设备最齐全、运输生产最繁忙的大型国际航空港。它不但是中国首都北京的空中门户和对外交往的窗口,而且是中国民航最重要的航空枢纽之一,是中国民用航空网络的辐射中心,是当前中国最繁忙的民用机场。它也是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基地机场。截至2017年7月,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拥有三座航站楼,面积共计141万平方米;有两条4E级跑道、1条4F级跑道,长宽分别为3 800米×60米、3 200米×50米、3 800米×60米;机位共314个;共开通国内外航线252条。2016年,北京首都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9 439.3万人次,位列亚洲第一、世界第二,仅次于亚特兰大哈茨菲尔德-杰克逊国际机场(Hartsfield-Jackson Atlanta International Airport);货运量194.3万吨,位居世界第15位。

【拓展视频】
(2)上海浦东国际机场。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Shanghai Pudong International Airport )是中国(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三大国际机场之一,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香港国际机场并称中国三大国际航空港。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位于上海浦东长江入海口南岸的滨海地带,距虹桥机场约40千米。浦东机场一期工程于1997年10月全面开工,1999年9月建成通航。一期建有1条4 000米长、60米宽的4E级南北向跑道,两条平行滑行道,80万平方米的机坪,共有76个机位,货运库面积达5万平方米,同时,装备有导航、通信、监视、气象和后勤保障等系统,能提供24小时全天候服务。机场航站楼由主楼和候机长廊两部分组成,均为三层结构,由两条通道连接,面积达28万平方米,到港行李输送带13条,登机桥28座。候机楼内的商业餐饮设施和其他出租服务设施面积达6万平方米。目前,浦东国际机场有两座航站楼和三个货运区,总面积82.4万平方米,有218个机位,其中135个客机位。拥有4条跑道,其中2条均为3 800米,另外2条分别长3 400米、4 000米。截至2016年年底,浦东机场已吸引了37家航空公司在此运营全货机业务,全货机通航31个国家、112个通航点,每周全货机起降近1 000架次。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和上海虹桥国际机场两座机场定期航班通航49个国家和地区的280个航点。其中,国内航点156个(包括港、澳、台航点6个),国际航点124个,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已通航全球250个城市。2016年,浦东国际机场客运量6 600.24万人次,位居全球第九位;货运量344万吨,继续位居世界第3位。
(3)香港国际机场。
香港国际机场(HongKong International Airport)于1998年7月6日正式启用,第二条跑道于1999年5月启用,是现在香港唯一运作的民航机场,位于新界的大屿山以北赤鱲角的人工岛,因此也称为赤鱲角机场。香港国际机场由香港机场管理局负责管理及运作,是国泰航空、港龙航空、香港航空、香港快运航空、华民航空及甘泉航空的基地机场。于2007年启用二号客运大楼、机场行政大楼、新商用航空中心飞机库等多项重要设施;2008年完成海天客运大楼的永久化工程及第二间机场酒店香港天际万豪酒店等设施。香港国际机场是地区转运机场,目前设有96个停机坪,全天24小时运作。随着多项扩展计划的完成,香港国际机场正发展成为亚洲的客货运枢纽,是全球最繁忙的机场之一,目前共有100家航空公司在机场运营,每天提供约1 100架次航班连接全球逾190个航点。为满足日益增长的航空交通需求,香港国际机场正不断增添新设施,同时提升机场服务水平。截至2016年年底,机场共获得60多项殊荣。2016年,客运量首次突破7 000万人次,达到7 050万人次,位居全球第8位、中国第2位;货运量461.5万吨,连续第七年成为全球最繁忙的货运机场。

【拓展知识】
3. 我国民用机场分布
(1)大陆各个地区主要机场见表2-1。
表2-1 大陆各个地区主要机场


注:截至2016年年底,我国共有颁证运输机场218个。
(2)港、澳、台地区机场见表2-2。
表2-2 港、澳、台地区机场

2.3 航线
2.3.1 航线概述
1. 航线的定义
飞机飞行的路线称为空中交通线,简称航线。飞机的航线不仅确定了飞机飞行的具体方向、起讫点和经停点,而且还根据空中交通管制的要求,规定了航线宽度和飞行高度,以维护空中交通秩序,保证飞行安全。飞机航线的确定除了安全因素外,还取决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案例2-2
中国天空之争:关于航线、时刻与审批的角力
2015年8月,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北京至广州的海南航空航班上,机长王建锋通过无线通话系统告诉放行管制员“已准备好”,这代表着航班所有放行文件手续已经准备齐全,随时可以离开停机位,启动发动机。有时,王建峰可以在机场放行频率里听见各种繁杂之音。放行管制员不断回答:“稍等,时间已抄收,等通知!”
2012年以来,首都国际机场一直是全球第二繁忙的机场,单日高峰架次为1 816架次,平均每天起降1 594架次。王建锋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在欧美机场,最繁忙航段日均流量一般不超过400架次,否则会立即采取空中分流等措施。”
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局《2014年全国民航航班运行效率报告》,2014年,中国繁忙航段日均流量超过500架次的航段有13条,其中最繁忙航段日均流量超过1 100架次。在空中和地面保障资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中国航班起降架次由2006年的340万架次增至2014年的750万架次,增长了130%,年均增长达10.8%。华北、华东和中南地区的航班量已接近饱和。
总之,中国的天空正变得越来越拥挤。
有限的航班时刻资源与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之间产生的矛盾,也在日益突出。对航空公司而言,拥有航线资源要通过获得航班时刻实现,航线时刻资源直接关乎客流量和最终收益。
可以说,一个时刻决定了一条航线的含金量,而航线则攸关一家航空公司的生死。
“像京沪这样的热门航线,好的‘时刻’一年净利润将近9亿元,但新进入者已经很难再拿到。”吴鹏飞一直从事航空工程咨询工作。在航空圈子里,他听到太多后来者的抱怨。2011年,南方航空接收首架空客A380时就表示,这种机型最适合执飞北京始发的国际航线。如今南方航空已接收第5架A380,北京始发的国际航线依然没有拿到。目前这些飞机只能执飞广州始发的国际航线和部分国内航线。春秋航空用时5年,于2011年首次获得京沪航线的经营权。每天执行一个往返的航班,凌晨零点后抵达北京,次日早6点返回上海。开通该航线后,春秋航空当年损失超过1 000万元。
航线与时刻,中国的天空如何分配?
——摘自《瞭望东方周刊》,2015年9月1日
2. 航线的类型
航线按起讫地点归属分为国际航线和国内航线。
(1)国际航线。
国际航线是指跨越本国边境的航线,如北京—迪拜航线、上海—东京航线、广州—纽约航线等。
(2)国内航线。
国内航线是指起止点、经营点均在国内的航线,又可分为干线航线、支线航线和点对点航线。
① 干线航线是指连接北京和各省会、直辖市或自治区首府或不同省、自治区所属城市之间的航线,如北京—上海航线、上海—南京航线、青岛—深圳航线等。
② 支线航线是指一个省或自治区之内的各城市之间的航线。
③ 点对点航线是指确定一个起飞点,然后在中途不停留,直达指定的降落点的航线。

【拓展知识】
一般情况下,航线安排以大城市为中心,在大城市之间建立干线航线,同时辅以支线航线,由大城市辐射至周围小城市。
3. 世界主要航线
(1)西欧—北美北大西洋航空线。
该航线为当今世界最繁忙的航空线,主要往返于西欧的巴黎、伦敦、法兰克福与北美的纽约、芝加哥、蒙特利尔等机场。
(2)西欧—中东—远东航空线。
该航空线连接西欧各主要机场至远东的香港、北京、东京等各机场。途经的重要航空站有雅典、开罗、德黑兰、卡拉奇、新德里、曼谷和新加坡等。
(3)远东—北美北太平洋航线。
它是世界上又一重要航线,由香港、东京和北京等重要国际机场起始,经过北太平洋上空到达北美西海岸的温哥华、西雅图、旧金山、洛杉矶等重要国际机场,再接北美大陆其他航空中心。太平洋上的火奴鲁鲁(檀香山)、阿拉斯加的安克雷奇国际机场是该航线的重要中间加油站。
除以上三条最繁忙的国际航空线外,其他重要的航空线还有北美—澳、新航空线,西欧—东南亚—澳、新航空线,远东—澳、新航空线,北美—南美航空线,西欧—南美航空线。
2.3.2 国际航线中的航权
航空权(Traffic Rights)是指国际航线中体现的过境权利和运输业务权利,也称国际航空运输的业务或空中自由权。它是国家重要的航空权益,必须加以维护。在国际航空运输中交换这些权益时,一般采取对等原则。有时候某一方也会提出较高的交换条件或收取补偿费以适当保护本国航空企业的权益。航权包括以下几种。

【拓展视频】
1. 第一航权
第一航权是指领空飞越权,即一国或地区的航班不着陆而飞越他国或地区领土的权利。例如上海—巴黎,中途要飞越俄罗斯领空,那就要和俄罗斯签订领空飞越权,否则只能绕道飞行。
2. 第二航权
第二航权是指技术降落权,即一国或地区的航班在飞至另一国或地区途中,因非营运理由而降落在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权利,诸如维修、加油等。例如北京—芝加哥,由于飞机机型的原因,不能直接飞抵,中间可以在安克雷奇降落加油,但不允许在安克雷奇上下旅客和货物。
3. 第三航权
第三航权是指目的地下客权,即某国或地区的航班自其登记国或地区载运客货至另一国或地区的权利。例如北京—莫斯科,俄罗斯将允许中国民航承运的旅客在莫斯科进港,但只能空机返回。
4. 第四航权
第四航权是指目的地上客权,即某国或地区的航班自另一国地区载运客货返回其登记国或地区的权利。例如上海—东京,日本允许旅客搭乘中国民航的航班出境,否则中国民航只能空载返回。
5. 第五航权
第五航权是指中间点权或延远权,即某国或地区的航班可以先在第三国的地点作为中转站上下客货。例如新加坡—厦门—芝加哥,新加坡航空获得第五航权,可以在新加坡—芝加哥航线上在厦门经停,上下客货。
第五航权是针对两个国家的双边协定而言的,在两国的协定中允许对方行使有关第三国运输的权利,但是在没有第三国同意的情况下,这个权利无效。因此航空公司在使用这个权利时,必然同时要考虑另外两国之间有没有相应的权利。第五航权之所以复杂,就是因为它涉及多个双边协定,并且在不同的协定中意味着不同种类的航权。
6. 第六航权
第六航权是指桥梁权,即某国或地区的航班在境外两国或地区间载运客货且中途经其登记国或地区的权利。例如伦敦—北京—首尔,国航将源自英国的旅客运经北京后再运到韩国。
7. 第七航权
第七航权是指完全第三国运输权,即某国或地区的航空公司完全在其本国或地区领域以外经营独立的航线,在境外两国或地区间载运客货的权利,而不用返回本国。例如伦敦—巴黎,由德国汉莎航空股份公司承运。
8. 第八航权
第八航权是指国内运输权,即某国或地区的航班在他国或地区领域内两地间载运客货的权利,但航机以本国为终点站。
9. 第九航权
第九航权也是指国内运输权,即某国或地区的航空公司可以到协议国做国内航线运营。
虽然第八航权和第九航权两者都是关于在另外一个国家内运输客货,但是第八航权只能是本国的一条航线在别国的延长,而第九航权可以是完全在另外一个国家开设的航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