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市公司人力资本竞争力审计报告 2015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我国要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努力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而事实上人力资本质量是决定一个企业或者国家在多大程度以及以多快的发展速度进入更高阶段的重要因素。人力资源所拥有的知识、技能——即人力资本,是公司创造财富的源泉,人力资源将知识、技能运用于传统已知的领域则带来生产效率,运用于全新的未知领域则为创新。同样,对于致力于实现工业化或进入经济社会发展另一个阶段的国家来说,知识的产生及运用是其国家竞争力的主要决定因素。

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主体,对企业拥有的人力资本的衡量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一国的人力资本状况。本报告主要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的人力资本竞争力状况,包括在A股主板、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上市的公司。人力资本竞争力由两个维度的指标构成:人力资本收益和人力资本价值。人力资本收益衡量企业在劳动力市场上吸引优秀劳动者的能力,表现为企业为员工支付的平均薪酬;人力资本价值衡量单位人工成本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表现为支付给员工的单位薪酬给企业带来的营业收入。

本报告的目标并不仅仅是给出一个衡量上市公司的人力资本竞争力的标准,告诉读者上市公司人力资本竞争力的现状是什么,而更想表达的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现状的产生,怎么做才能使人力资本竞争力有所提高和改善。本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章导论,主要是界定报告中采用的相关概念,介绍研究使用的数据和方法。第二部分是第2~4章,是对2011年A股上市公司市场总体人力资本及高管团队人力资本状况的分析,分别衡量了A股主板、创业板及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人力资本竞争力;第三部分是第5~7章,是对特定行业上市公司人力资本及高管团队人力资本状况的分析,重点分析了A股主板的金融保险业和房地产业、中小企业板中的制造业和信息技术业、创业板的制造业和信息技术业等特殊行业的人力资本竞争力;第四部分是第8~10章,该部分是在前两部分市场和行业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和深入分析特定公司的人力资本状况及发展变化趋势,与行业分析相对应,从各个行业中选2~6家公司进行重点分析,并将公司人力资本竞争力与行业平均人力资本竞争力进行比较,如主板金融保险业选择深圳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房地产业选择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保利房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业板和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选择按照2011年的净利润和上市时间,以及2011年净利润比较大和上市时间比较早的企业,如中小企业板重点分析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大族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华软件股份公司以及苏州新海宜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业板则重点分析北京神州泰岳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乐普(北京)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数码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

本书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力资本审计研究所上市公司人力资源审计项目组负责编撰。其中,杨伟国确定整个报告的研究框架、人力资本竞争力概念及统计指标、研究方法和数据处理技术,陈玉杰撰写第1、2章,刘灿撰写第3章,邓晓撰写第4、9章和第10章,夏颖撰写第5、6章和第7章。陈玉杰博士对报告做了独立统稿,梳理全稿,确保格式规范、文字语言简洁通顺、章节之间衔接自然合理。杨伟国在报告提交出版前进行了最后统稿并定稿。

尽管秉承严谨的态度并付出了辛苦的劳动,但是由于编者学术功底、专业理解与研究积累上的欠缺,本报告必定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不当乃至不对的地方,文责自担。主编尤其要承担最主要的责任。我们也希望读者和学界同仁批评指正,共同促进我国上市公司人力资本审计的发展,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决策提供科学分析基础。

本报告是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力资本审计研究所(CIHC.)的品牌成果“中国人力资源审计报告系列”之一,受到中国人民大学“985工程三期”出版资助。“中国人力资源审计报告系列”还包括《中国人力资源法律审计报告》、《中国宏观人力资本竞争力审计报告》、《中央企业战略社会责任审计报告》等。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力资本审计研究所于2011年成立,是中国第一家专注于宏观与微观层面人力资本战略与人力资源审计研究的专业机构。目前的研究项目包括:国家宏观人力资本审计研究、人力资源法律审计研究、上市公司人力资本审计研究、企业集团人力资源系统审计研究、中央企业战略社会责任审计研究、人力资源咨询项目审计研究、政府及公共部门人力资本战略研究等。我们期望通过数年的努力,立志成为“中国人力资源第一审”。

杨伟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