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心理学](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386/26188386/b_26188386.jpg)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六节 格式塔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是为反对早期的试图把心理机能分开的心理学研究方法而诞生的。德文“格式塔(gestalt)”的意思是“形式”或“整体”,格式塔心理学家把心理看作是一个整体,认为人们通常知觉到整体而不是孤立的组成部分,例如,人们听到的音乐是一段美妙的旋律而不是一系列音符。在20世纪50年代,夫利茨·帕尔茨采用了格式塔的思想创建了一种心理治疗的方法。
![figure_0049_0025](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DB27D/14624315605703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49_0025.jpg?sign=1738965441-eTsmqYeMIL1tR71faV9FXk7lU5kTRsa2-0-ec402a06ea435ca369edc88bd10232a1)
这个活动画片转筒是在1886年制造出来的。内部的物体是由一系列表示一只鸟在飞翔的照片制成的,当活动画片转筒转动的时候,通过其周围的缝隙观看,连续出现的照片看上去就是一个单一的运动的图像。
格式塔心理学在1910年创建于德国。捷克出生的心理学家马克斯·魏特海默(1880~1943年)在乘火车旅行时,看到穿越铁路的闪烁光就像一个剧场的大圆顶,这引起了他的注意,并产生了一些想法。他在夫兰克特下车,并买了一个叫“活动画片转筒”的图画玩具。通过研究这个玩具,他发现了形成活动图画运动错觉的条件。快速连续显示的静止物体看上去在运动,是因为脑不能把它们知觉为个别的元素,因此把它们看作是一个运动的映象。这一结果就是人们都知道的“似动”,魏特海默称之为Φ(希腊文的第21个字母)现象。
根据魏特海默的观点,Φ现象驳斥了以前的关于单个刺激如何被知觉的观点。他设想脑知觉到的任何刺激都是一个有意义的整体,而不是一个集合在一起的孤立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