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口味心理学大全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灵魂”从哪里来

一个人多个“灵魂”,虽然听起来很有趣,但是这终究是一种病态,多数人无法战胜它而终身被困惑。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种心理障碍的产生呢?

还记得本书第一个出场的人物“A氏四兄弟”吗?看一下小A、中A、大A出现的时机:小A,是在A6岁的时候第一次出现的,因为那时A目睹了他母亲刺伤了他的父亲;中A,A的母亲有时非常喜欢把他打扮成一个女孩,所以有一次在这种场合下,中A悄然登场;大A,在A10岁那年,某次,一群青年野蛮地殴打他,就在这个时候,大A出现了,并且宣称他存在的全部原因都是为了保护A。

再来看一下在不同时期出现的他们又有怎样不同的性格:小A,看起来非常儒雅,冷静又理智,能很好地控制自己;中A,就像是只多情的蜜蜂;大A,这个角色可不得了,是个心狠手辣的暴徒。

大家对应着出现时期与表现的性格,是否恍然大悟?原来这当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关联!A在目睹了母亲的冲动暴行后,心灵备受冲击,为了逃避这种痛苦,于是干脆自己摇身一变,变成了理智又冷静,能很好控制自己的小A。因为母亲有时非常喜欢把A打扮成一个女孩,A内心充满抵抗不满,渴望自己能像个爷们儿一样,因此花心浪情的中A出场了。A被一群青年野蛮地殴打,备受羞辱,他幻想自己能是超人,于是暴力凶残的大A现身了。也就是说,每个人分裂出来的人格的特征与性格是受其诱因的影响而形成的。

当然,不是所有的精神创伤都是虐待等遭遇所引起的,比如战争或自然灾害等都有可能给人们带来心理不适而产生精神上的创伤!曾经有心理学者描述,在战火纷飞的地区,一个小女孩亲眼目睹了双亲被地雷炸死,在极度悲哀的情况下,她试图一点一点把他们的尸体拼凑在一起……还有一些人,是潜意识里为了逃避目前生活的困境,才会增生出多重人格,比如逃避打官司,逃避生活和工作中承受的严重压力,逃避生离死别等。

还有一种就是与人的时间段有关:在不同的时间段你的那个年龄就死亡,比如说:童年、少年、青年、老年等随时间的流逝,然后就会有新的时间来代替你,年龄段的死亡就会使你忘记过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失忆,忘记一些东西,其实是我们过度的哀伤造成的。然后就会改变(就是另一种人格的表现),这就是经过不同的事物以后我们的改变就有了不同的人格,人一般都有多重人格,只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症状。

此外,先天的遗传因素也会多多少少参与其中。

我们可以看出多重人格的障碍通常是在经历了严重的躯体或精神创伤后引起的。那么创伤后应激障碍也是由严重的躯体或精神创伤造成的吗?

我们也可以这样看,有些人很容易受到心理暗示,有些人很不容易受到心理暗示,他们就在枣核两端。而大多数人对心理暗示的反应是适中的,是心理暗示的“中产阶级”,居于枣核的中间。

很容易受暗示的那部分人更能轻易把自己从严重的创伤中分离出来,人格上一人变多人,就成多重人格了。而对于很不容易受到心理暗示的人来说,他们没那个“本事”,所以只能乖乖地承受应激障碍。不是所有受了大创伤的人就一定要变成多重人格或者应激障碍。除去童年时受到伤害的人可能难以幸免以外,成年后再遇到激烈的事,成败与否就看你自己了。

有研究表明:只有在生物学和心理上对焦虑情感比较脆弱的人,才有患上这些障碍的风险。而有些人,即使承受了最严重的精神创伤,也是不为所动的。

依据早期精神分析的观点,多重人格的形成是受到精神创伤的受害者用了一种叫分裂过程的防御机制。在分裂过程中,个体把关于受创伤经历的记忆从意识中分裂出去,并且这种分裂是不知不觉地发生,还是发生在意识之外。关于创伤事件的记忆被分裂出来形成单独的人格,这些不能记起受虐的事情,并在主人格之下独立地活动。

抛开多重人格的危险性,就个体本身来说,我们依稀地看到多重人格是有其适应性意义的。多重人格的形成是环境刺激的产物,每一个亚人格就是针对某种特殊环境下的特殊防御,至于由哪种人格来支配,则是遵循“哪种人格最适应当时的环境和需要,就启动和出现哪种人格”的原则。这样不难发现,多重人格在本质上就是一种通过频繁地变换人格来适应环境的心理现象,是一种适应环境的心理努力。

可是,在每一个人格背后总藏着强烈的自尊和脆弱,而且每一个亚人格都有一个非常厚重的面具,带面具的人不堪重负,忙于奔命,忙于换“面具”,哪里还有闲暇真正享受人生呢?这是多重人格的人无尽的徒刑和悲剧。

关于催眠用于多重人格的治疗,至今仍存在着争议,因为治疗的同时也可引发多重人格,来访者在治疗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其他暗示,为了逃避一定痛苦而自己衍生出多个“我”。所以,有不少人质疑那些多出来的“人格”是被心理咨询师“问”出来的。因为尽管心理咨询师本守着保持中立的原则,但是在实际治疗过程中,难免受到个人主观的影响。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对多重人格障碍的存在深信不疑,当发现自己的病人开始讲一些像电影一般的故事情节,或者发现有点苗头像是“多重人格”的症状,那么在问问题的时候就难免会带有一定的诱导性,或者诊断时发现有些模糊的症状,更愿意把它归于多重人格的这个“头衔”。

催眠的确是个危险的治疗方法,无论是对病人还是对咨询师本身。

电影《致命ID》中除了胖子、心理专家及那些司法人员,片子里剩下的所有人,包括妓女、中年夫妻俩、青年夫妻俩、小男孩、旅店老板、警察、罪犯,都是那胖子一个人的分身,所以他们都有着同一个出生日期。后来,死掉的人的尸体诡异而不留痕迹地不见了,那就是作为分身来说,它被胖子整合了,收了。所以所有发生在旅馆内的腥风血雨,人物一个一个被干掉,其实都不是真实存在的,而是胖子自己在大脑中整合这些多出来的人格的过程!

现实中的治疗是,治疗师通过催眠患者来引出每一个分身,进行录像和录音,然后分析这些分身的前世今生、前因后果、来龙去脉,然后再分别约出每一个分身进行谈判,制订治疗的计划,最终说服每一个分身:通过整合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你(分身)也是可以从中受益的。

就像影片结束部分那样,心理专家劝导胖子放弃警察的分身,警察便就在随后的打斗中死去了。但是最后唯独落下那个凶残的小男孩没有整合,待这个孩子把妓女这个分身干掉后,重新用邪恶的力量占领了胖子的身体。于是在汽车内,胖子突然启动,勒死了百密一疏的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