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调度计划与统计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铁路货运计划

第一节 概述

一、铁路运输生产计划管理系统

为了明确调度工作在铁路运输计划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下面详细讨论铁路货运计划中的各个子计划的内容和作用。铁路货运生产计划管理系统如图1-1-1所示。

图1-1-1 铁路运输生产计划管理系统图

1.货流计划

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社会经济对小批量、附加值高、轻质类货运需求的快速增长,运输市场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尽管运输产品开发和运输资源的配置已经转向以运输市场为主体,然而,计划仍然是组织现代化运输大生产的重要手段。货运计划在综合平衡运量需求和运能供给、组织日常运输生产方面仍然发挥着整合、协调和优化的重要作用。运输计划通常分为长远、年度和月度运输计划。

货运是生产企业的原材料供应、产成品销售或社会商品流通和地区物资交流等所产生的改变货物位移的需求,是来自运输企业之外的一种派生性的需求。在一定时期内,能够产生一定品类和数量的货运需求的源点,称为货源。一定时间内沿一定方向的货物的流动,称为货流。货物装车以后,就可转化为车流。有了货流计划,就可以确定货流及车流的数量和方向,这是进行铁路货运组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2.货物列车编组计划

在全国路网上,每天都会产生社会经济部门或个人向铁路部门提交的货运需求,这需要一套宏观的统筹规划方案来合理安排各类货流形成具体车流的办法、车流形成列车的方法、车流在路网上的运行径路以及协调铁路网中各线路、车站运送能力等方面的内容。这样一整套方法才能保证货物能从始发站安全、高效地运送到终到车站,同时又能合理分配路网中的运输能力和技术站中列车的解编任务。全路网的货物列车编组计划是完成这种任务的一套科学方法。货物列车编组计划编制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一个社会的物流效率和成本高低。

3.列车运行图

经过货物列车编制计划的规划步骤,货流就形成了在路网上运行的各支列车流。此时的各支列车流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始发站、终到站、运行径路。这仅是一个宏观的粗糙规划。此时,各支车流与实际铁路各类能力大体上是适应的,但还需要对货物列车编组计划作进一步的安排,以更加切实可行的列车在时间上的运行计划方案,进一步适应铁路实际运输能力的要求。我国铁路网上各种运行等级的列车均有,在高速铁路网上,高中速旅客列车混合运行;在既有线上,一部分旅客列车与货物列车混合运行,同时快运货物列车、普速货物列车等也混合运行。由于各类列车的运行速度和运行等级不同,为确保行车安全,需要列车之间相互配合,合理利用铁路通过能力。铁路列车运行图严格规定了各次列车在各个车站和区间的到发时刻、到发次序、作业程序等内容,是铁路向社会公布的列车时刻表的图谱形式。铁路列车运行图实际上又是对货物列车编组计划的一次修正和具体实现。

列车运行图是铁路部门组织日常运输生产活动的重要文件,是协调车务、机务、车辆、工务、电务等铁路部门组织工作的指导文件。组织按图行车是我国铁路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而,列车运行图编制的质量也直接影响着铁路部门的运营效率和其对社会的服务水平。

4.技术计划

为了完成月度货运计划,即保证按图行车的需要,应为每支货流配置一定的机车车辆。铁路运输生产技术计划(以下简称技术计划)具体刻画了如何配置各类货车车辆和机车给各支货流。技术计划既包含需要多少机车车辆的运用数量方面的指标,也包含机车车辆运用的质量指标。

5.运输方案

为了有条不紊地完成月度货运计划、列车编组计划、列车运行图、技术计划、站段指标计划等技术文件所确定的运输任务,铁路部门需要对每一个月、一旬的货运工作、列车工作和机车工作等进行综合部署。因而,需要制订一段时期的综合性的铁路运输方案,以便使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完成运输任务。

6.铁路局调度轮廓计划、日(班)计划以及列车运行调整计划

铁路局调度轮廓计划、日(班)计划以及列车运行调整计划这三类计划均是日常运输生产计划。如果说前面的计划是任务型的计划,那么这三类计划就是在前面的运输计划基础上,具体规定的每日执行的运输工作。由铁路调度组织机构每日具体执行。

铁路局调度轮廓计划为编制铁路局日(班)计划中的货运工作计划、列车工作计划、机车工作计划提供具体的框架和数据依据。每日铁路调度指挥中心要向各铁路局、铁路局要向管内站段下达次日轮廓计划,其内容包含地区别卸车数、装车数,分界口列车、车辆交接任务等。

由于铁路实际运输生产受到很多因素影响,铁路调度指挥部门需要根据每天的任务,做出具体安排。而铁路局日(班)计划中的货运工作计划、列车工作计划、机车工作计划就是具体安排铁路局每天如何组织货流、如何组织列车运行、如何组织机车车辆供给,使得各部门协调配合完成运输任务。

另外,由于存在各种随机因素干扰,往往不能完全按照列车运行图规定的时刻组织运输生产,因而,需要对正在运行(某一个3~4h阶段)的列车做出必要的调整,以保证日(班)计划的内容,这就是3~4h列车调整计划。

需要强调的是,这些计划均是在每天完成的,其中列车调整计划每个3~4h又有所不同。

7.《车站行车工作细则》

《车站行车工作细则》简称《站细》,是车站按照每日基本运输任务,结合本站行车设备条件制定的。因而,每个车站的《站细》都不相同。《站细》主要规定车站技术设备的合理使用与管理,接发列车和调车工作组织,作业计划的编制和执行制度,车站技术作业过程,车站通过能力和改编能力等,用以指导车站日常工作。

由上述系统可知,铁路运输生产与调度指挥涉及的内容位于铁路货运生产计划管理系统的下部,属于铁路调度指挥部门的作业计划和执行内容。因而,包括铁路月度货运计划、技术计划、运输方案、铁路局调度轮廓计划、日(班)计划、列车运行调整计划等内容。

铁路货运计划是运输生产计划管理系统中的源头,以下介绍铁路货运计划的一些概况。

二、铁路货运计划概况

铁路货运计划按其编制期限分为长远计划、年度计划和月度计划。长远计划的运量规划通常为五年或十年,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远景制定,代表一段时期内全路的运量规模和货物周转量等基本经济指标预期达到的目标,并且是铁路网发展规划和技术装备发展的重要依据。年度计划直接反映计划年度国民经济计划中铁路应完成的运输任务,包括当年的货物发送量、货物流向、货物平均运程、货物周转量和货运密度等经济指标,作为列车编组计划、列车运行图和分配各铁路局货运任务的依据。月度计划是保证年度计划按月完成的具体计划,是铁路组织运输生产的基础。

我国铁路实行长期计划指导下按月组织运输生产的制度,即:首先制定铁路发展的长期规划和年度运输计划,从宏观上保证铁路运输能力与运量相适应;在这一基础上,每月制定月度货运计划,依据月度货运计划制定技术计划,确定各局区段行车量和机车车辆保有量,最后编制运输方案,制定保证实现月度运输计划的技术组织措施。

三、铁路货运计划的基本任务

铁路货运计划的基本任务是:根据党和国家的经济政策、运输政策和市场需求,在国家宏观调控和计划运输的原则指导下,密切产、供、运、销的关系,充分发挥铁路运输设备效能,正确安排各种货运量,完成铁路年度运输任务,最大限度地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

铁路货运计划的具体任务是:

1.落实货源,正确分配各部门各单位的货运量,充分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对运输的需求。

2.在充分合理利用运输能力的基础上,正确分配各铁路局的货运量。

3.最大限度地组织均衡运输、直达运输和成组装车,提高货物送达速度和运输效率。

4.正确分配各种运输工具之间的货运量,组织水陆联运,协调铁路与短途运输工具之间的关系,综合利用国家各种运输工具。

四、铁路货运计划中对货物品类的划分

货运计划品类以车数和吨数为计算单位。计划车数的计算方法按照中国铁路总公司(以下简称铁路总公司)公布的货车静载重标准或装车站实际完成的静载重标准折算。

具体品类主要按货物的自然属性及以下因素确定:

1.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2.考虑运量大小,运量很小的物资不必列为一个品类。

3.与年度货运计划的品类相一致,以便于统计分析。

4.考虑特种车辆的需要,如易腐货物需要冷藏车,单列一个品类,便于车辆安排和日常运输的掌握。

我国现行铁路月度货运计划品类划分为煤,石油,焦炭,金属矿石,钢铁及有色金属,非金属矿石,磷矿石,矿物性建筑材料,水泥,木材,粮食,棉花,化肥及农药,盐,化工品,金属制品,工业机械,电子电气机械,农业机具,鲜活货物,农副产品,饮食品及烟草制品,纺织品、皮革、毛皮及制品,纸及文教用品,医药品,其他货物26个品类。每一品类包含哪些具体货物,可以查阅“铁路货物运输品名分类与代码表”。

五、铁路货运计划的基本内容

铁路运输生产货运计划的主要内容有:

1.全路分品类的发、到铁路局货运量计划。

2.国际联运发、到铁路局货运量计划。

3.主要港口水陆联运计划。

4.外贸到港计划。

5.通过限制区段货运量计划。

6.铁路总公司、铁路局下达的各类重点物资、重点厂矿、企业装车计划。

7.零担、集装箱运输计划和直达列车、整列短途列车及成组装车计划。

8.品类别货车静载重指标计划等。

六、铁路货运计划的编制

1.编制原则

为了提高运输计划质量,在编制货运计划前,首先进行货源调查,以基础车站、铁路局为单位来分片包干各个货源地,定期调查物资的产、供、销的变动情况,积极组织计划运输、合理运输、直达运输和均衡运输。具体地说,其编制原则为:

(1)以物资生产计划及供求关系为基础,合理规划产、供方向。

(2)考虑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分工,组织合理运输,消除过远、对流、重复和其他不合理运输。

(3)积极组织直达运输,加速物资运送。

(4)在现有铁路运输能力的基础上,合理安排各种货物运量:即坚持铁路总公司、铁路局分工负责审批计划,对能力紧张的铁路区段或车站,严格控制其重空车流的总限额。

(5)充分利用空车方向的运力,减少空车走行,提高运网生产效率,适应市场需求。

(6)优先保证重点物资运输。

2.编制步骤

开展铁路货运计划的编制工作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运输需求计划

托运人可根据自己的运输需求,随时向铁路营业网点申请运送自己的物品。大宗稳定货源可根据生产情况提出均衡的运量输送建议。运输需求计划表的一般格式见表1-1-1。

表1-1-1 铁路运输需求计划表

(2)运输需求申请的受理

铁路各营业网点随时受理托运人提出的运输需求申请,货运计划人员及时核实运输需求申请的填报内容及货源情况,并将其传输到铁路局数据库。

(3)各局货运任务和运输生产技术指标的下达

铁路总公司根据运输能力、同期实际和运输任务完成情况及各项客观因素,定时下达各局下一计划周期的货运任务和运输生产技术指标。

(4)运输生产货运计划指标的生成

①铁路局根据上级下达的任务和指标,应用铁路计算机网络,结合运输能力、装车实际及相关因素等核定货源。

②对国家指定的重点物资、合同运输、大宗稳定货源等,定时集中核定;对零散货源,由网点随时受理上报。

③由铁路局核定的运量生成可装车货源数据库,通过网络上报和下达到各网点并通知托运人。

④根据货源货流、车种、去向和分界口能力,收集处理有关信息,生成完整的货运计划各项指标。

(5)签订运输合同

各营业网点所在的车站根据上级批准同意的运输需求申请内容,根据车站作业能力,考虑各项客观因素后,与货主签订运输服务合同。

根据货运计划即可确定铁路运输量(简称运量)计划,其中主要含货物发送吨数、装车数、货物到达吨数、卸车数、货物周转量及货物平均运程等。

①货物发送吨数,指一个车站、铁路局或全路在一定时期内所发送的全部货物吨数∑P,即

∑P=P发,1+P发,2+…+P发,n(t)  (1-1-1)

式中 P发,1、P发,2、…、P发,n——分别为站别货物发送吨数;

——分别为品类别货物发送吨数。

②装车数,指一个车站、铁路局或全路在一定时期内承运货物装车完了的车数,通常指一天的装车数U,即

U=U装,1+U装,2+…+U装,n(车)  (1-1-3)

式中 U装,1、U装,2、…、U装,n——分别为站别货物装车数;

——分别为品类别货物装车数。

③货物到达吨数,指在一定时期内到达一个车站、铁路局或全路的货物吨数∑P,即

∑P=P到,1+P到,2+…+P到,n(t)  (1-1-5)

式中 P到,1、P到,2、…、P到,n——分别为站别货物到达吨数;

——分别为品类别货物到达吨数。

④卸车数,指一个车站、铁路局或全路在一定时期内填制货票的货车卸车作业完了的车数,通常指一天的卸车数U,即

U=U卸,1+U卸,2+…+U卸,n(车)  (1-1-7)

式中 U卸,1、U卸,2、…、U卸,n——分别为站别货物卸车数;

——分别为品类别货物到达吨数。

⑤货物周转量,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铁路局或全路在货运工作中所完成的货物吨公里数∑PL,即

∑PL=P1L1+P2L2+…+PnLn(t·km)  (1-1-9)

式中 P1、P2、…、Pn——分别为品类别货物运送吨数,t;

L1、L2、…、Ln——分别为品类别货物平均运输距离,km。

⑥货物平均运程,指每吨货物平均运输距离L,即

式中 ∑P——货物发送吨数,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