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控力:哈佛学生必修公开课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Foreword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保罗·哈莫尼斯指出,一个人无法掌控自己的内心,就无法向外施展才能。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常常抱怨生活如何不公,自己如何倒霉,仿佛全世界都和他作对。其实,这样的人不明白,外面的一切混乱都源于他内心的混乱,他在外面的一切不顺,实际上也都源于他内心的无序。也就是说,是内心的混乱降低了他的智慧,让他无法发现机会,所以导致他的能力难以得到施展,以致一无所成或成就甚微。而大凡取得了一定成就之人,他们对于自己的情绪和行为都具有掌控能力,在面对任何问题时,都能做到冷静、从容、理性,因而,他们不会慌乱、不会迷失,不会被各种干扰影响到向既定目标前进的信念。

罗伊·史密斯说过这样一句话:“自我掌控能力就像受到了控制的火焰,正是它造就了天才。”自控力是一个人具有坚强意志的重要标志,一个具有自控力的人,既善于抑制那些不符合既定目的的愿望、情绪和行为,也善于激励自己去执行采取的决定。而没有自我控制力的人则恰恰相反,他们对于自己的态度、行为、情绪等,很难进行有效的约束,甚至持放纵态度,对行为的后果不能给予充分的认识。因此,具有自控力和不具有自控力的人,两者的人生将会有很大差别。

14世纪时,有个名叫罗纳德三世的贵族,他是祖传封地的正统公爵,后来被他弟弟推翻。弟弟想摆脱他,但又不想杀了他,于是,便想出一个办法——他把罗纳德投进监狱后,便命人将牢房的门改得比以前窄了很多。而罗纳德由于身高体壮,所以新改造的门就无法让他从里面走出来。弟弟跟罗纳德说,如果他想出来也可以,只要能减肥到自己能走出牢门,他就可以获得自由,并且恢复他的公爵爵位。可惜罗纳德是一个没有自我掌控力的人,对于弟弟每天派人送来的美食,他根本无法抵挡诱惑,结果他在牢房里每天享用美食,使身体越发地胖了起来,更不用说减肥了。一个没有自我控制力的人,就像牢房中的罗纳德一样,只能永远地做一名铁栅栏中的囚犯。由此可见,自控力对一个人会有怎样的影响。

一个优秀的人一定明白,没有自控力,就意味着终将一事无成。所以,那些优秀的人才能取得一定的成就,不仅因为他们具有聪慧的头脑,更因为他们有常人所无法比拟的自我控制能力,因此,他们善于接受精神上和肉体上的磨炼,勇于接受挑战,对于超出自己能力范畴的任务,不仅愿意接受并能全身心地投入其中,直到将其完成为止;他们对于自身的缺陷,不仅能够面对,而且能够想尽一切办法去克服,并且能够为了达到目的,不畏惧任何困难;他们能够时刻体察自己的情绪,并及时进行疏导,不让情绪左右自己的行为;他们懂得如何调节自己的心态,让内心变得更加淡定、平和,从而不与人斤斤计较,不被眼前的蝇头小利蒙蔽双眼,因此,他们看得更远,所获得的成就更大;他们很注重对良好习惯的培养,因此在工作中,这些良好的习惯,使得他们能够更好地完成各项任务,成为某一方面的杰出人才;他们知道性格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所以会积极努力地克服不良的性格,使得自己的性格能与人和谐相处,更加适应社会生活的需求,从而赢得大多数人的喜爱和支持,为自己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一定基础。

尤其作为一个管理者,其个人魅力在他的管理工作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而良好的性格,就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同时,一个优秀的人,不会成为欲望的奴隶,他们懂得,过分膨胀的欲望会让一个人深陷其中而无法自拔,无法理性地去面对种种诱惑,最终让自己身心俱疲,甚至身败名裂。另外,他们经常让自己保持思想活跃,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控制能力;他们会想方设法地让自己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掌握面对问题时更加有效的思维方法。所以,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戈尔曼认为,一个具有自我控制能力的人,能更容易获得成功。

任何一个人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他们必然有着与众不同的能力,这不仅体现在知识和技能上,更多的还有他对于自己情绪和行为的控制能力。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处理和应对各种问题及困难,在一次又一次战胜挑战的过程中,树立更强大的自信心,向着更高远的目标前行。对于他们来说,不断完善自我、挑战自我是人生的一大乐事。所以,他们是乐观的、积极进取的,是能够为社会创造出更大的价值的人。其实,每一个人都有机会达到一定的人生目标,只要他清晰地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然后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坚定地执行下去,就有机会达成目标。

本书以大量的实际案例,以及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的理论为主线,论述了自控力对一个人的影响和作用。它从很多方面入手,如情绪控制、时间管理、欲望控制、性格养成、心态调节、唤醒潜能等方面,详细地论述了人们在面对各种问题时可能出现的心态,以及如何更恰当地解决问题。期望读者能从中发现自我欠缺的根源与自我修正和完善的方法,从而提高自我管控能力,使自己在当下的社会中,更具竞争力,或者说可以通过这样的努力,让自己成为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人,即更成功的人。当然,本书只是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如何塑造自己,还需每个人从多方面去考量和完善。

编者

2016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