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廪记
嘉定六年(1213),余来丞奉川,过吾乡先生薛公而辞焉,为言邑宰冯侯有美政,往为丞,善也。四明距永嘉二十舍而遥,士大夫行旅少出其途者,有能诵道之如此,侯之声溢东浙矣。比余入境,视其野,至邑适市,其里皆熙熙以和,余以观政焉。诣学,谒先圣,其学宫邃端而洁修,其士绳绳雅驯。问其学廪,则每给不匮;问其有职于学者,则由行实选,累请而力辞,不得已而后就者也。余于是知侯不止于政而厚于教,有余力而悦学。其声四达,由此也。初,学有田租,岁为谷四百石,为钱五十缗,散而入于执事者之家,而不及士。侯附益以榷酤之赢,汰其不功而禄者,而士始有养。惧其经久或无以继,则又增置租钱,岁得十八缗,而出家资为倡,集八乡父兄,谕以出田或赀,而人乐从。以其赀买田于民,若官总之,又为谷七百石有奇。于是为之规约,别为之廪,目曰“义廪”,俾乡之良士掌其出入。凡学之兴作,不得取;凡职事之禄,不得取。凡职事有定员,且刻其有田与赀者于石,庶几可久勿坏。余嘉其成,告于众曰:“国家以文治郡县,学薄海隅遍矣。县养士则十不及一。今能鸠众以图远,吾请以为他县法。乡父兄能知侯意,顺其教令,富而不吝,且好礼,俗之厚也,吾请以为他县父兄法。侯之在事日月无几,而来者无穷。凡事之难而废之易,惟敬惟公。尚其嗣之愿,以诏诸方来。今之职于学者,皆累请不得已而后就者也。凡士知自重,而后人重之。吾愿以属廉耻之士:若夫田出于父兄,力藉于农,安居而食焉,习于文辞,举于有司,官使于王朝为士者,果何职业也?将必于夙夜只惧,以求俯仰无愧者矣。其饬诸躬,施诸人,炳炳乎天下、国家,侯之泽所被独吾邑哉?夫此非侯之志也哉?余之为言,与有责焉者也。”因书以记。侯名多福,字季膺,世居三山,今为毗陵无锡人。七年二月望日(1214年3月27日)记。(嘉靖《奉化县图志》卷十一《碑文志》下)
孙显懿,嘉定七年六月十五日(1214年7月20日)以宣教郎任奉化令,十年三月转奉议郎,七月十六日(1217年8月19日)任满。
宝庆《四明志》卷十四《奉化县志》一《叙县·县令》:“孙显懿,宣教郎,嘉定七年六月十五日到任,十年三月转奉议郎,七月十六日满。”
黄庑,新昌人,尝任新会县丞。从事郎,湖州长兴县主簿。嘉定十年七月十六日(1217年8月19日)以宣教郎任奉化令,十二年三月转通直郎,十三年七月二十五日(1220年8月24日)任满。又任大理寺主簿,因其“封弥卤莽”而“展一年磨勘”。
《吴兴备志》卷七:“黄庑,新昌人。从事郎,长兴薄。”
嘉靖《建宁府志》2009年版第410页:“黄庑,新会县丞。”
宝庆《四明志》卷十四《奉化县志》一《叙县·县令》:“黄庑,宣教郎,嘉定十年七月十六日到任,十二年三月转通直郎,十三年七月二十五日满。”
尝任大理寺主簿。《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三《黜降官》一〇:嘉定“十六年二月二十二日,司农寺主簿江润祖特降一官,大理寺主簿黄庑特展一年磨勘。以左司谏李伯坚言其封弥卤莽。”
赵希观,嘉泰三年(1203)十月十七日以儒林郎任慈溪令,至开禧二年(1206)十二月初八日满替。任内改建开禧桥、改兴贤坊。于嘉定十三年七月二十四日(1220年8月23日)以通直郎任奉化令,十五年二月二十三日磨勘,转奉议郎,十六年六月十三日(1223年7月12日)满任。后尝任湖兴郡守、杭州通判。
宝庆《四明志》卷十六《慈溪县志》一《叙县·县令》:“赵希观,儒林郎,嘉泰三年十月十七日到任,开禧二年十二月初八日满替。”任内改建开禧桥、兴贤坊。《叙县·叙水》:“开禧桥,旧名‘夹田’,在县东南三里,接驿路往来之冲。皇朝皇祐二年建,绍兴八年令林定重建,邑士李瑞民记。久复圮。开禧元年,令赵希观易而大之,遂即改元之号以为名。”《叙县·坊巷》:“兴贤坊,旧名崇儒,在县学西。令赵希观更立。”
宝庆《四明志》卷十四《奉化县志》一《叙县·县令》:“赵希观,通直郎,嘉定十三年七月二十四日到任,十五年二月二十三日磨勘,转奉议郎,七月十八日该遇庆宝,恩转承议郎,十六年六月十三日满。”
(宋)王应麟撰《困学纪闻》卷十五《考史》:“嘉定癸未(十六年,1223)礼闱策士云:‘发德音,下明制,宁皇遗诏。’下谓之‘遗诰’。盖避时宰家讳也。蒋良贵签判安吉州时,水灾后修城。郡守赵希观属良贵作记。用‘浩浩’字,希观欲改,良贵不可,曰:‘以宗室而避宰相父名,此非艺祖皇帝所望于金支玉叶也。’闻者壮之。”在任因欲以宗室身份避丞相家讳而形成时论。嘉泰《吴兴志》卷十四《郡守题名》:“赵希观,宝庆三年八月十三日,以朝散郎到任,于当年九月二十四日磨勘,转朝请郎,绍定二年十月得旨,令赴行在奏事,十二月初七日满替。”民国《杭州府志》卷一百《职官》二《府属·宋》:“赵希观,宗室。……以上自嘉泰至绍定初任。”咸淳《临安志》卷五十《秩官》八:东厅(添差)《壁记》中有通判“赵希观”。
赵约,嘉定十六年十月十三日(1223年11月7日),以奉议郎任奉化令。
宝庆《四明志》卷十四《奉化县志》一《叙县·县令》:“赵约,奉议郎,嘉定十六年十月十三日到任。”
陈元晋,字明父,崇仁人,嘉定四年进士。初授雩都尉,雩都主簿,尝任广州增城县丞(嘉定十六年十二月在任)。宝庆元年八月十六日(1225年9月19日)在任奉化令。迁知福州、融州,累官邕管安抚使。嗜学好义,为德于乡人,历官所至,政绩显然。任职各地,“皆迎侍就养”父母。
尝建渔墅书院,因以名其诗文集为《渔墅类稿》。雍正《江西通志》卷二十一:“渔墅书院,在崇仁县东鄢巷,宋安抚使陈元晋建。一名‘文溪书院’。”(明)焦竑《国史经籍志》载有《渔墅类稿》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检《永乐大典》,尚存杂文八十余篇,各体诗一百一十余首,辑出编为八卷。《渔墅类稿》卷二《上魏左史了翁启》:“试观近岁,甚可寒心。前辈浸以雕零,后生无所则仰。善类之势不合,付之乍佞以乍贤;正论之脉仅存,听其自鸣而自息。以奔趋为捷径,以软熟为圆机。谄笑咿嚘,岂胜夏畦之病;醉梦颠倒,无复夜气之存。习成脂韦,病入骨髓。设有变色动容之警,孰为仗节死谊之人?”四库馆臣称之为“愤世嫉俗之言,则知其生平必以伉直不谐于时者。读其遗文,犹可以见其人也”。《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卷十六题要曰:“宋陈元晋撰。原本久佚,今从《永乐大典》录出。集中札、启多指陈时弊之作,颇类乎贾谊痛哭,王符发愤。盖抗直寡合之士也。”《渔墅类稿》卷六《文溪先生致仕大夫陈公夫人黄氏墓碣》:“先君文溪先生,讳凯,字仲高,世占籍抚之崇仁。”则是江西崇仁人。《渔墅类稿》卷五《广州州学序贤亭记》落款:“嘉定昭阳协洽岁除月望日(十六年十二月十六日,1224年1月7日)文林郎广州增城县丞临川陈元晋记。”则其时为广州增城县丞。
《渔墅类稿》卷五《翁源县令厅壁记》:“余与李实夫为辛未(嘉定四年,1211)同年,后十一年(嘉定十五年,1222)会于羊城,又为同幕……皇上践阼之初元(嘉定十五年后之践阼者,应是理宗,初元为宝庆元年)八月既望,宣教郎新庆元府奉化县主管劝农公事兼兵马监押临川陈元晋记。”陈元晋自己落款的日期不大会错。宝庆《四明志》卷十四《奉化县志》一《叙县·县令》:“陈元晋,宣教郎,宝庆二年二月二十二日(1226年3月21日)到任。”与《渔墅类稿》略有不同,应以其自己的著作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