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曾经广袤无垠、摆摊也能赚钱的蓝海,慢慢地被红海所吞噬。时代的发展让世界越来越像一个小村子,地域界限、国界等逐渐变得不重要,语言、距离对企业的影响越来越小。只要你有勇气创业,就有机会写下商业传奇。
近几年,我们北大红杉辅助过无数的创业企业,见过的创业者数以千计。大多数创业者带着满腔激情踏上创业之路,等到缺钱时才明白“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一道理。激情无疑是创业必不可少的,但仅仅有激情还远远不够。
虽然老板的头衔光辉闪耀,但是缺钱的痛苦也是蚀骨难熬。缺少资金貌似永远是创业路上的一只“拦路虎”。对于口渴者,一杯清水胜过无数美食佳肴;对于资金短缺的创业者,资金则有着无法抗拒的魅力。有太多的才华横溢、见多识广的创业者都败在“资本至上”这座独木桥上。
融资,顾名思义,指获得资产筹集资金时所使用的货币手段。这个阶段,资金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是分离的,因而产生一种直接或间接的金融活动。
从表面上看,融资并无太高的门槛,好像人人都可以融资。很多中小企业,以及创业初期的创业者所拥有的资金有限,急需大量的资金来开展业务,这时筹集资金的最好方式就是融资,然而并非人人都能融资成功。
如果创业者对融资知识不了解,缺少经验,对融资方法、投资人所知甚少,只是凭借热情去做,很容易失败。在融资这方面,很多创业者具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然而,只有融资的热情而没有为成功融资做好准备,尤其没有对融资的条件进行评估、完善,缺少一个合理、科学的规划。面对融资过程中的困境,创业者缺乏相应的应对能力,又因怕麻烦而不肯求助于专业的融资服务机构。这些都是创业融资失败的常见原因。
2014年12月23日,我成立了北大红杉集团,我与投融资也结缘于此。作为北大红杉的创始人、北大红杉资本管理集团总裁,每天接见一个个创业者,耳濡目染着行业内各种鲜活的案例,我从一个参与者逐渐变成了一个研究者。我将精力主要集中于创业融资领域,它不仅让我看到了一片更广阔的天空,也呼吸到了不一样的空气。
越来越多的创业企业在我们的辅助下,融资成功、奔向IPO (首次公开募股),走上资本之路。为了提升个人能力,我翻阅了大量关于投融资的相关书籍。我发现,如今市场上的大部分书籍都是为投资人或企业管理者所写,这些书籍大多是站在投资人的角度进行阐述,而忽略了融资的另一方——创业者。所以,一种“换个角度看问题”的想法油然而生。既然投融资是双方的事情,为什么我们不能站在最需要资金的创业者的角度考虑问题呢?
说实话,为中小企业家和创业者提供一点帮助,是我写这本书的初心。机缘巧合之下,我获得了实现愿望的机会。在业界有志人士的思想理论滋养下,又结合了我们北大红杉的实践经验,我的这部心得之作终于要和读者见面了。
不得不说的是,从投资者角度到创业者角度的转换,是艰难的,却也让我的思想得到了全面的升华。在写作的时间里,我一直在探索实践、整理思维、精练语言,能够将自己的心得与读者分享,让我倍感满足。
书籍是一种精神食粮,创业者天天忙忙碌碌,很少有人能坐下来,拿出大量的时间,细细研究一些知识。他们渴求理论工作者及各类专家为他们写出一些深入浅出、一目了然、看了就会、照着就能操作的融资方法和其他经营策略。可以直言不讳地说,我的这本书就是创业者的案头必备书。
本书为读者梳理了企业从初创、成长、成熟到上市各个阶段的融资策略、技术和方法,是一本实战实用的融资指导工具书。本书图文并茂,通俗易懂,一学就会,对企业融资更有针对性。
本书内容翔实,覆盖面广,对创业融资进行了详细的剖析,既涉及资本思维、创业项目的选择,又有关于融资措施、与投资人打交道的技巧;既有做大、做强企业的融资策略,又有奔向IPO的实操……为中小企业家和创业者提供了完整的、可操作的融资策略。
另外,本书在行文上全面抛弃了“假、大、空”的套话,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消除人们对融资的距离感。
希望本书对中小企业和创业企业的成长壮大起到助推作用,也希望借一己绵薄之力,为我国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垫上一块小小的铺路石。希望本书能对企业的融资事宜有一定的启发与借鉴意义,使读者能全面而深入地了解融资渠道、掌握融资策略、灵活运作资本奔向IPO,早日实现把企业做大、做强的梦想。
本书不仅适用于创业者,也适用于企业家、私营业主、企业管理人员、投资人及想了解融资知识的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