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结
性别具有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社会性别是指人们由语言、交流、符号和教育等文化因素构成的判断性别的社会标准,一整套有关男人该怎样行为和女人该怎样行为的观念和规范。社会性别体制是一套以父权制为特点的、具有自身运作机制的一种人类社会制度,它与经济、政治、文化及个人的性生活相关联,使女性从属于男性。社会性别研究就是要揭示性别不平等的现状、分析其产生和延续的社会机制并寻求和实现男女平等与人之解放的道路。倡导“关怀经济学”,重建“伙伴关系的社会模式”是改变性别不平等关系的重要出路。目前,社会性别研究在国内外获得了重要的学术地位,教学、学术研究和公共政策评估都方兴未艾。
❖关键概念
社会性别 社会性别体制 父权制 两性平等 伙伴关系的社会
显性的性别不平等 隐性的性别不平等 社会性别研究
❖思考题
1.论述性别的社会属性。
2.论述社会性别体制的基本特点。
3.论述伙伴关系的社会模式及其实现的条件。
4.简述社会性别研究的基本内容。
❖阅读参考书目
王政、杜芳琴主编:《社会性别研究选译》,三联书店1998年版。
〔美〕理安·艾斯勒:《圣杯与剑——我们的历史,我们的未来》,程志民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王金玲:《女性社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第二章 两性气质的心理建构
引子
下面的报道并非故事,而是让哈佛大学校长不得不辞职的一次言语“不正确”的事件,这样“不正确”的言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闻。
2005年1月22日新华社报道了哈佛大学校长劳伦斯·萨默斯的一封致歉信,他承认自己关于男女在科研能力方面存在生物学差异的说法欠妥。
2005年1月14日,劳伦斯·萨默斯在全国经济研究局会议上提出,男性女性在科研能力上的不同可能是因为两性生物学上的差异引起的。这次的美国全国经济研究局会议为期2天,邀请了美国国内50位经济学家参加,就女性在科学和工程学上为数甚少的原因进行讨论。据《波士顿环球报》报道,在会上,这位哈佛大学的校长说:“我可能要提及男女先天不同的因素。……尽管人们更愿意相信男女表现上的不同取决于社会因素,但是,我觉得这点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萨默斯以自己女儿的例子证明他的观点。他说:“自己努力把年幼的女儿当成中性进行培养,送给她两辆玩具卡车。然而女儿却把它们当成娃娃一样摆弄,称其为‘卡车爸爸’和‘卡车宝宝’。”
劳伦斯·萨默斯的言论当场就引起了与会者的强烈反对。当时在观众席上的生物学家南希·霍普金斯听到萨默斯的演讲后,半途就气愤地离开了会场。“真是可悲。(哈佛)所有聪明的年轻女性是被一个这样歧视她们的男性所领导!”霍普金斯后来说。“这就是他的演讲!这里满屋子坐的都是国内在此问题上最有建树的学者,而他却不停地在重复我们早在第一天就批驳过的观点。”华盛顿大学工程学院院长丹尼斯·登顿甚至与萨默斯当面发生争执。“我们需要吸收所有人的智慧和才能,”在接受电话采访时,他说,“而一半的人口(女性)可能无法胜任的观点,即使是在会场之外,也不能不引人关注,尤其当它出自美国著名大学校长之口。”
也有为萨默斯鸣不平的。弗里曼和其他几名与会者认为,人们如此评价萨默斯是不公平的,萨默斯只是对科学领域从事尖端工作的女性人数没有男性多的可能原因进行了大概的陈述,并无轻视之意。
但无论如何,劳伦斯·萨默斯的这番表述都是不够妥当的。一时间,人们对哈佛校园议论纷纷。萨默斯也接到了一连串愤怒的电话和电子邮件。争议出现后,萨默斯一再为自己澄清“罪过”,并做出了恳切的道歉。
哈佛网站于19日晚些时候公布了萨默斯的一封致歉信,信中说:“我深深地为我的言论造成的影响感到懊悔,为我没有仔细考虑(后果)而道歉。”此前,萨默斯连续发表了三份致歉声明,坚持说自己的言论被曲解。他表示,并非认可和赞成这一观点,只是想声明有研究显示这样的差异可能存在。
但他还是说:“我错误地用那样的方式说话,无意地发出了错误信号,致使有才能的女性受挫。”
但是这一事件还使人们更多地注意到,美国大学生中女性占多数,但是能够在大学从事高级科研工作的女性却很少。仅有少数女科学家进入哈佛任职,由此哈佛也再次掀起了关于性别歧视问题的争论热潮。本周早些时候,哈佛教职工委员会告诉萨默斯,他的言论可能已经影响了学校一直以来为吸引更多的高级女学者进入哈佛工作所作的努力。事实上,早在这次会议之前,萨默斯就被指看轻女性。自他担任哈佛校长3年以来,女性从事学校高级工作的数量每年锐减。
在西方国家,性别话题是个极为敏感的政治议题。以性别为由认为女性不适合数学等科学研究的说法司空见惯,我们就自然地认为女性不适合学习数学或在数学领域工作。在我的课堂上,曾有位学习数学的女生和我谈起她的困惑,她热爱数学,并有很优秀的学习成绩,但她的朋友,包括她的男朋友和父母总是鼓励她转专业,告诉她女生不适合做数学,因为女人的思维缺少逻辑性,女性是感性的动物,加之女人总要生儿育女。因此,与其现在努力学数学,还不如尽快改行,学个管理学,可以做长期的职业发展规划。她困惑地问我:“我真的热爱数学,我觉得我有能力做数学的工作,但我真的没有前途吗?”我相信,每个个体都有自身的潜能和梦想的权利,那么,为什么我们爱一个人却无法帮助其实现梦想呢?是谁在定义我们能力的边界?这种定义的知识来源是什么呢?有关男人理性、女人感性的二元分割的性别气质的定义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蔓延到日常生活中的?
本章讨论的问题不是女性是否适合学数学,还是更适合学语言学,而是要思考:要求女性温柔、感性的性别气质和要求男性坚强、理性的性别气质在心理认知层面是如何实现的;这种两性固定化或刻板的性别气质形成了怎样具有差异的性别期望、性别认同,并产生了怎样的具有结构性性别差异的社会后果。
第一节 性征和性别气质
一、性征的基本类型
性征是指男女的性别特征,综合生物学意义和社会学意义的性别特征可以将性别特征分为第一性征、第二性征、第三性征和第四性征。
(一)生物学意义上的性征——第一性征和第二性征
第一性征是指男女生殖器官可以分辨出的外形和构造的差异,它是构成两性身份的生理特征。与生俱来的性别特征把人分成男性或女性。第一性征确立了人们要经历的性别社会化过程,是建立社会性别的基础。
第二性征是指男女到青春期时出现的一系列生物特征。具体表现为:男性身材开始变得高大、肌肉结实、喉结突出,声音变得低沉粗犷,长出胡须,汗毛加重,出现遗精。女性皮肤变得细嫩、嗓音尖细、乳房隆起、肌肉柔韧,脂肪增加,月经来潮。第二性征的出现取决于第一性征。虽然同一性征间存在差异,但这种差异多属正常发育范围。随着生理变化,人们的社会性别意识开始觉醒,社会诸因素对个人的影响更为明显。
(二)社会性别气质——第三性征
大家可能都熟悉法国女哲学家波伏娃的话:“一个人不是生来就是女人,它其实是变成的(女人不是生来就是女人的,她是变成女人的)。”这意味着,我们虽然有第一、第二性征,但我们所称的“男人”和“女人”并不简单是这些性征,而是一系列男女在心理方面的特征,即第三性征。第三性征也被称为性别气质、性别差异或性度(degree of sex difference)。性别气质以两性第一性征和第二性征为基础,一整套固化的、强调两性对立的心理特点和行为举止。
男性气质(masculine/masculinity)是指男性具有成就取向和关注完成任务的行动取向的一系列性格和心理特点。男性气质固化和稳定的内容至少包括三个成分:地位、坚强和非女性化。地位代表功成名就和受人尊敬,是社会成就取向;坚强代表力量和自信;非女性化则是避免女性化的活动。女性特质反衬了男性特质,男性不能依赖、软弱、温柔等;在性活动上男性主动而活跃。男子气质总是与雄心勃勃、大胆、争强好斗、具有竞争力和性活跃的积极状态联系在一起。
女性气质(feminine/femininity)是指女性具有同情心、令人亲切、对他人关心等亲和取向的一系列性格和心理特点。女性气质的内涵不断变化,但固有的内容包括三个部分:与家庭或关系相关的一切,温柔、爱整洁、依赖男性以及与一切与男性气质相对立的特征。因此,女人味总与羞涩、腼腆、胆小、多愁善感、温柔、在性活动中被动的联系在一起。
这种稳定的、固化的和两性对立的性别气质被称作性别气质的刻板印象(gender stereotypes),这种传统的性别刻板印象与一整套社会性别规范和性别角色联系在一起。人们将亲和性特质与女性联系在一起,将行动性特质与男性联系在一起,并期待人们按性别气质来承担社会角色。由此女性尽管有高比例的就业,但依然承担着照顾老人和孩子的责任;而男人虽然也承担家务,但养家糊口是其主要责任。这样的社会性别刻板印象是一种文化建构,它是形成性别不平等的重要基础,下面将对此进行反思和批判。
(三)第四性征或性别颠覆
第四性征也被称为“去性征化”或“双性化”,是指男性和女性气质没有明显的分化,男性和女性取长补短,兼具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的心理特征。女性不乏热情、泼辣、豪爽、刚烈、精明、强干;男性同样温柔、感情丰富、体贴温柔。具有双性化特点的男女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性别角色的限制,能够更加灵活、有效地应对各种情景,独立性强,自信心高。
1974年,斯彭斯(Spence)和黑尔姆赖希(Helmreich)编制了贝姆(Bem)性别角色量表或称为性别基模,以此了解人们的性征。
表2-1 贝姆性别基模测量表
说明:(1)这是一个7点分的量表。1表示从不或差不多从不这样的,7表示总是或差不多总是这样,从1到7程度不断增加。
(2)将项目1、4、7、10、13、16、19、22、25、28、31、34、37、40、43、46、49、52、55、58的分数相加,除以20,得到男性化分数。
(3)将项目2、5、8、11、14、17、20、23、26、29、32、35、38、41、44、47、50、53、56、59的分数相加,除以20,得到女性化的分数。
(4)男/女性化分数都大于4.9时则属于双性化型。
第四性征也可称为“雌雄同体说”,它重要的意义是打破了男女两性对立的性别气质,无论男女在决定他们自己的性别角色定位的时候有更大的选择余地,能够展示她/他们认为与她/他们自身环境相适应的性格特征。用这一量表对美国得克萨斯州大学的75名大学生的调查表明,第三性征的性别气质模式正在改变,多呈现双性化人格和其积极的效果。对中国的相关研究也表明了类似的结论,即双性化的人具有更高的心理健康和自尊,自我评价更为积极,并可获得更高成就。
把性别气质与其社会角色和社会成就相关联的研究发现,双性化人格是最佳的人格模式,男性气质次之,女性气质再次之。为什么男性气质比女性气质强呢?对此有不同的解释,一种解释认为,男性气质在多数文化中被视为积极的,而女性气质常常是消极的,它鼓励了男性的积极进取,也使女性在事业上处于消极被动的状况。另一种解释认为,这可能是过高评价男性气质、过低评价女性气质的结果。
性别气质并非一成不变地对立,人们常常按照社会期望的“模子”被他人和自我塑造,相关的理论被称为性别基模理论(gender schema theory,第三章将进一步分析)。对第四性征的理论讨论尚未摆脱掉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二元分割的理论假定。
更为革命性的观点是“去性别”或“颠覆性别”。法国女权主义者维蒂格(Monique Wittig)指出,性别和性别气质的对立是政治性的,是政治对立的语言指标,所谓的性别并不是指两性,而只是指“女性”,男性并不是指男性,男性是普遍性的。对此,巴特勒更为明确地指出:
把女人等同于性别是强调女性受到身体性化特征的标记,是把女人这个范畴与她们身体外在的性化特征混同,是拒绝给予女人自由和自主权。因此,要打破性别范畴就得摧毁一个属性——性别。……换句话说,只有男人是“人”,而除了女性没有其他性别(gender)。
巴特勒力求颠覆性别概念,将女人和男人皆视为“人”。
上述讲到的四种类型的性征中分析性概念是“性别气质的刻板印象”(简称性别刻板印象)。现实生活中,无论是从生理角度还是社会角度,一个人所拥有的(性别)气质都不是固定的,而是多样化的、相互冲突的和不断变换的。个人参与到对自身性别气质的建构过程中,因为人们自身的气质是不断冲突着、变化着的场域,人们会发现复合的、多样的、充满挑战和变化的自我。
二、反思和批判性别刻板印象
性别刻板印象通过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之分将性别范畴化(categorization),即将个体划分为男女两个范畴,每一范畴对应相应的规则、权利和义务,由此简化人们的社会知觉。社会范畴化的中介因素很多,如民族、年龄、性别等。性别气质的范畴化意味着男人和女人实际上在做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社会制度坚持把男人和女人的所作所为“规定”出具有排斥性的差异,并对两性行为做出不同的评价。一个人要么是男性气质,要么是女性气质,呈现出坚强与温顺、进取与依赖等二元对立。社会在确立和划分男性气质边界的同时就划分了女性气质的边界,一个人男性气质强则意味着他的女性气质必然弱,女性气质强的话则男性气质必然弱。跨文化研究表明,性别气质的刻板印象在不同文化中有不同表现,但相似之处远多于差异。其共性是,男性气质总是与工具性行为和体能性的能力相关,女性气质总是与表达性行为和亲和能力相关,工具性行为和与体能相关的能力总是显得更为重要,拥有这一气质的人则在社会中享有较高的地位和权力,即性别气质的差异产生了权力之分。
从批判的角度看,性别气质的建构是有社会功能的。首先,它是实现了一系列的社会控制。巴特勒指出:
性别不是一个名词,但它也不是一组自由流动的属性,因为我们已经看到,性别的实在效果是有关性别一致的管控性实践。通过操演(performatively)生产而且强制形成的。
通过性别气质的建构,社会发展出异性恋的婚姻模式,由此实现了社会的组织化和有效率的管控。
第二,性别气质的建构将劳动性别分工合法化,实现了一套社会性别关系秩序。性别认同与性别社会角色(gender roles)紧密相关,性别社会角色是指社会依照人们的生理性别将某些社会责任和权利交付给男性和女性,形成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如家庭制度中的两性劳动分工,母亲角色与父亲角色分别承担不同的社会责任和权利。性别认同与“性别角色期待”相关,两性在社会生活中扮演不同角色的同时也产生了人们对男女的不同期望。性别角色理论认为,人类依从性别角色进行分工是社会有序化的重要方面。女权主义学者看到,社会性别角色、性别角色期待与性别认同一起导致了两性间权力的不平等。社会通过对理想性别角色的评价,即有关“好男人”和“好女人”的看法实现对性别气质的塑造。虽然不同社会对理想性别角色的期待千差万别,但也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几乎所有的社会都有对“好母亲”或“伟大母爱”的期望,通过对“母爱”与“母职”的塑造将照顾婴儿的责任赋予了妇女,而且使女性自觉地认同富有牺牲精神的社会角色。
第三,通过性别气质的建构完成个体从社会管理向自我管理的转化。性别认同(gender identity)也称为性别身份或性别同一性,是指性别气质与第一性征的一致性状况,是个人对所属性别群体相对稳定的理解和认知。人们在认识自己生理性别的同时也理解和认识了他们的社会性别角色和性别规范,是人们对于自身作为某一性别存在的确认。女性的社会角色是与她们的性别气质相吻合的,如操持家务、照料老人、孩子,男性的社会角色是与他们性别气质相吻合的,如操持生产、勇于竞争、是家庭生存的供养者。两性气质与社会任务相关联,使统治秩序合法化。等级化的性别关系秩序和制度需要建立分化的性别角色,固定化的性别气质模式是使性别角色分工正当化和合法化的工具。从劳动分工的角度看,为了实现要求女性对照料孩子负主要责任的社会建构,人们把女性是亲切的、温柔的、能够体谅他人的“人格气质”赋予了她;通过强调男性气质中的富有冒险精神、勇敢、独立性和攻击性,把猎人的角色赋予了男人。事实上,男性对待妻子和子女有其温柔亲切的一面,女人对待生活也有其勇敢和独立的一面,但分化的性别气质先于人们的经验而存在。
第四,性别气质的刻板印象使性别角色和不平等的两性关系得以再生产。男性进取、智慧、强有力和高效率的形象和女性被动、温顺、贞洁、效率低下的形象通过社会化过程得以延续和再生产。如果女性固守传统的性别规范,以男性的期待为自己的需求,两性不平等的分工格局和地位将永久存在。性别气质的刻板印象具有政治功能,产生与维护男性对女性的统治和女性对男性的服从关系。
第五,性别刻板印象与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歧视性和等级化特征的各种刻板印象叠加在一起。康奈尔在《男性气质》一书中深入讨论了男性气质。康奈尔认为,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有多种表达方式,但不同的表达方式是按等级安排,并围绕着一个确定的前提:男性对女性的支配。男性气质的理想型是霸权的男性气质,控制着社会上所有其他的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霸权的男性气质首先与异性恋和婚姻相关联,其次是与权威、有酬劳动、力量和身体健壮相关联。虽然霸权的男性气质被视为男性气质的理想型,但能够达到那样标准的男性并不多,但众多男性依然能够从男性气质占主导地位的家长制中获得利益。康奈尔称其为“家长制红利”,这是一种共谋的男性气质。与此同时,女性气质则被引向满足男性的利益和愿望的方向,以“顺从、关心体贴和善解人意”为特征。年轻女性的气质多与性行为的接受能力相关;老年女性的气质多与母性相关。这些被强调的女性气质在各种媒体、广告和各种消费活动中流行。同性恋的男性气质被污名化,并处于男性性别等级的底端;而反抗的女性气质的女人们则被忽视,或“被历史隐去”。这种刻板印象的气质类型化建构也可以说明种族关系、阶级关系。贵族们总是视底层阶级为没有教养的、是不爱整洁和秩序的人,这种刻板印象正是社会统治的策略。
美国激进女权主义的代表人物米莉特在《性政治》一书中揭示了由男人实践着的“性政治”。她认为,塑造典型的性别气质是使两性朝着有助于父权制方向发展的社会化过程。她指出:
我们可以将地位称为政治的方面,将角色称为社会学的方面;将气质称为心理学的方面,它们相互依存的关系是再明白不过的。被赋予了较高地位的人趋向于充当主人的角色,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首先被鼓励去建立起符合支配职能的气质。自然这一切也符合阶级和阶层关系。
总之,个人作为文化载体,其性别身份通过性别气质的建构成为社会控制的一部分,由此实现了社会的等级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