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中国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我们在论述经济法的概念时已经确定了经济法调整对象的基本范围。我们认为,经济法是调整国家作为一方主体同其他各方主体在各类经济活动中所发生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依此定义可以清楚地看到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有两个最显著的特征:

第一,经济法所调整的社会经济关系是有国家参与的、以国家为一方主体的经济关系。在这一经济关系中主体之间不是一种平等的关系,不是一种协商、自愿关系,而是一种管理关系,一种调整、控制关系,带有很明显的强制性或者说非自愿性。经济法的这一特征使之与以平等、协商、自愿为原则,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经济关系的民商法相区别。

第二,经济法所调整的社会经济关系是国家作为一方主体与其他各方主体之间发生的经济关系。在这一关系中,作为一方主体的不论是国家行政机关还是国家权力机关,也不论是中央一级机关,还是地方一级机关,从根本上说,它们都是在代表国家行使权力。经济法的这一主体特征以及它仅仅调整一定经济关系的内容特征使之与调整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之间的行政管理关系的行政法相区别。在行政法中,各主体仅代表一级行政机关,而不是国家。

那么具体有哪些社会经济关系符合上面所说的这两个特征呢?我们认为,有以下五种社会经济关系符合上述的两个特征:①国家在调整市场主体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的过程中形成的社会经济关系;②国家在实行宏观经济调控、促进经济协调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社会经济关系;③国家作为公共物品的供给者,在完成公共收入和支出的过程中形成的社会经济关系;④国家作为国有资产的所有者,在国有资产的投资和管理过程中形成的社会经济关系;⑤国家作为社会公平的维护者,在实施二次分配和建立社会保障制度过程中形成的社会经济关系。上述五种社会经济关系是民商法、行政法及其他的法律所无法调整的,它们只能由经济法来调整。

一、国家在调整市场主体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的过程中形成的社会经济关系

公平竞争是现代市场经济活力的源泉。亚当·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现代经济学的创始著作《国富论》中首次揭示了“看不见的手”(invisible hand)的原理。该原理认为:当每个人自利地追求他或她的个人利益时,他好像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着去实现公众的最好福利。斯密看到了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的相互协调,他认为这种协调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结果。但是只有当完全的自由竞争存在时,市场机制的这一作用才能充分实现。或者说,只有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市场才可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从而使经济处于其生产可能性边界上,即市场将会使用其可利用的资源尽可能多地生产出有用的物品与劳务。因为只有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价值规律才能充分地实现,才能够有效地调节商品的社会供求关系,调节投资和生产,调节社会经济结构和运行。

但是市场并不总是处于这种完全理想的状态,相反,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却越来越经常地出现“市场失效”(market failure)的情况,其典型的状况就是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出现或加剧了市场的不完全竞争(imperfect competition)和外部经济效应(externalities),如污染等。在存在市场失效的情况下,看不见的手的显著效率特征可能遭到破坏,市场经济会在垄断、污染以及失业和通货膨胀中遭受损失。

我们知道,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经济活动,总是一个由小到大,由分散到集中的过程。社会化大生产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使得企业有可能在其内部进行细致的分工协作,合理调配各种生产资源,加强企业内部的组织性和计划性,提高劳动生产率,并有可能进行较大规模的技术开发和设备更新,进行较大规模的长期项目的投资,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但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可能出现不完全竞争或垄断。所谓的完全竞争是指这样一种市场,即在该市场上任何企业和消费者所占的市场份额都没有大到能够影响市场价格的程度。与之相应,所谓的不完全竞争就是在该市场上一个企业或消费者所占的市场份额能够影响某一物品的市场价格。不完全竞争的极端便是垄断——只有一个供给者,他自己决定某一物品的价格。在现实中,垄断常见的形式是某一大企业或若干大企业达成联合,对某一或若干物品的生产及销售实行独占或操纵。不完全竞争或垄断是对完全竞争的偏离,不完全竞争或垄断会导致产品的价格背离价值,造成价值规律的扭曲,使价格上升到成本之上,使消费者的购买量减少到有效率的水平之下。太高的价格和太低的产量这一形式,便是垄断权力导致市场失效进而导致生产或消费无效率的标志。

为了解决市场机制的这一缺陷,国家必须运用自己的强制力,引入政府“看得见的手”(visible hand)来调整市场主体关系、维护市场经济所必需的公平竞争。在这方面最集中的表现形式就是国家制定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禁止操纵价格或瓜分市场等行为,保护和促进自由竞争,以充分发挥市场“看不见的手”对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作用,使得整个社会能够有效率地进行生产和消费。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是经济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在调整市场主体关系、维护公平竞争的过程中形成的社会经济关系最主要的就是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以国家为一方主体,代表国家的是国家专设的垄断和竞争管理机构或国家有关行政管理机关或司法机关,另一方主体主要是实施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企业组织。除此之外,国家在此方面的法律还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价格法、产品质量法等。

二、国家在实行宏观经济调控、促进经济协调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社会经济关系

市场失效而导致经济出现无效率的第二种典型形式就是存在外部经济效应或溢出效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绝大部分的利益或损失是在市场内完成的,例如一个企业生产出一种有价值的物品,它在市场上出售,通过交易从购买者手中收回全部或部分的价值。但是也有许多的利益或损害是发生在市场之外,当企业或人们向市场之外的其他人施加损害或利益时,就发生了所谓的外部经济效应(溢出效应)。例如,A企业把一种有毒的化学物品倒入河流中污染了河流,对于那些在河流下游捕鱼或游泳的人来说就受到损害。A企业使用了稀缺、清洁的水资源,而没有向受到水污染的人支付款项。与之相反,B企业为其雇员提供免费种痘,以防止流行疾病;一旦这些雇员获得了免疫力,该企业周围的居民从疾病传染的危险下降中就获得了好处。在这两种情况下,企业帮助或伤害了市场交易外的居民,即存在着没有支付款项的经济交易。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口的急剧增多,能源、化学和其他原料产量的不断增加,负的外部经济效应已越来越成为人类社会的巨大威胁,例如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社会的一大公害,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协调、持续发展。

市场经济出现的这一负效应也是依靠市场的机制自身所无法解决的,它也必须依靠国家的强制力来解决,要由国家对整个国民经济实行宏观调控,从而减少由市场机制引发的负的外部经济效应。在此方面最典型的就是国家制定环境保护法、自然资源保护法、野生动植物保护法、矿藏资源开采法等,国家通过这些法律对空气与水的污染、矿藏资源的过度开采、濒危动植物的捕捉采集等可能造成不良外部经济效应的行为予以管制和调整。在调整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经济关系同样一方主体是国家(代表国家行使职权的环境保护机构或其他国家机构),另一方主体是实施污染环境、破坏自然资源的企业组织或个人。

与负效应相对应的是正效应。对于市场经济中出现的外部经济负效应依靠市场机制本身无法解决,从而必须依靠国家的强制力来加以遏制或消除。同样地,对于市场经济中出现的外部经济正效应(除了上面所说的企业对职工的福利或保护,从而给周边的居民带来一种无偿收益的例子之外,更典型的还有企业对新产品研发的投入,带来科技进步,从而促进社会整个生产力的发展,许多人可以从中获得无偿的收益),单靠市场机制也是无法得到有效保护或扩大的,它也必须依靠国家的强制力来保护或扩大。例如国家通过制定科技进步促进法、工业产权法等,对产生外部经济正效应的市场主体予以保护,对于任何破坏这种正效应的行为予以惩处,从而激励人们愿意把自己可能产生外部经济正效应的活动持续下去。在这样一种调整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经济关系同样一方主体是国家(代表国家行使职权的科技进步促进机构、工业产权保护机构等),另一方主体是与之相关的企业组织或个人。

国家实行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协调发展的另一项主要内容就是国家还承担了促进经济增长和稳定经济的职能。由于不完全竞争、信息滞后及不完整、信号失真等引起市场失效的因素存在,任何一种形式的市场经济都不时地受到通货膨胀(价格上升)和萧条(高失业率)的周期性困扰。这种困扰如果只是听任市场机制去自发地调节,则社会要为此付出极大的代价,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就是一个典型的实例。由于凯恩斯的思想贡献,人们认识到国家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可以控制经济周期的起伏波动,国家可以通过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财政政策(税收政策和支出政策)和货币政策(影响利率和信贷条件)来影响或调控社会的总开支水平、增长率与产量水平、就业率与失业率、物价水平与通货膨胀率,从而促进总体经济的增长和稳定。世界至今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实践已证明国家的宏观调控对于减少经济的周期波动是十分必要的。

国家促进经济增长和稳定的宏观经济政策通常是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实施,这些法律、法规主要有财政法、税法、银行法、信贷法、货币管理法等。这些法律、法规是经济法的又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国家作为公共物品的供给者,在完成公共收入和支出的过程中形成的社会经济关系

所谓公共物品(public goods),是现代经济学中对一类物品或服务的概括。公共物品具有消费的“不排他性”或“非垄断性”的特点,只要它存在,你可以消费,我也可以消费。例如,一块肉不是公共物品,因为你吃了我就不能再吃,但一盏路灯就是公共物品,因为只要它挂在那里,我们就都可以得到照明,并不因为它为你照了明而不再为我照明。国防、公安、经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系统等都属于“公共物品”的范畴。与“公共物品”相对应的便是所谓“私人物品”,它并不一定真是私人所有的物品,而只是在消费上具有“排他性”,比如前面说到的肉,以及衣服、住房、钢材、水泥等一切你用了我就不能再用的东西。

公共物品由于具有消费上不排他(无法排他)的特性,会引起需求与供给无法自动通过市场机制相互适应的问题,因为这些物品的好处在居民中间分散太广,而且人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然具有“搭便车”、“占便宜”的行为特征,所以尽管这些物品被消费了,但是却无人愿意为此支付费用或者说公共物品的提供者是很难收回这些物品的成本的,因此没有一个企业或消费者具有提供它们的积极性。

由于公共物品无法依靠“私人”生产或者说依靠民间来满足需求,因此便只能由国家或政府代表整个社会的利益来承担供给公共物品的责任了。国家要承担这一责任,首先必须寻找收益来源。这些收益来源于税收,即对个人和公司的收入、工资、消费品的销售和其他项目所征收的税收。国家通过征收税收来支付公共活动(如维持国防和国内的法治与秩序)和购买公共物品(如修造公路、为基础研究提供费用等),这些活动保障了民间社会经济的顺利运转。

在整个公共物品的供给过程中,包括公共收入的取得(征税)和公共收入的支出(政府采购、投资和援助等)的过程中,同样会形成各种国家作为一方主体与其他各方主体之间的经济法律关系,如税务主管部门代表国家与企业、个人等各种纳税主体发生的税收法律关系,政府有关机构代表国家在购买或提供公共物品过程中与企业、个人所发生的经济法律关系。调整这些经济法律关系的经济法主要有财政法、税法、公用事业法、水利电力法等。

四、国家作为国有资产的所有者,在国有资产的投资和管理过程中形成的社会经济关系

国家直接参与某些生产经营活动的情况,古已有之。如中国早从秦汉时期起就对盐、铁实行官营。封建社会末期到西方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许多国家出现了国有企业或这种企业的雏形。但是现代意义上的国有企业的大量涌现和发展,主要是20世纪的事。20世纪以后,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和社会大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国家逐步全面介入经济生活,国家直接投资开办国有企业成为国家干预经济、调节经济结构和运行的一个重要手段。

国家直接投资开办国有企业是市场机制无法包容一切的另一个表现形式。我们知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行业带有规模经济的性质,这些行业的一种极端情况就是某些行业在技术上的特点要求在一定市场范围只有单独一家企业才能有效率地生产,经济学中称这种情况为“自然垄断”。自然垄断的一个典型例子就是自来水的生产和供应。给每家每户安装水管供应清洁的饮用水的成本之大,使得如果一个地区有一个以上的企业提供这样的产品,它们就会变得得不偿失,所以这是一种自然垄断。自然垄断者相对于竞争者来说,享有极大的成本优势,而且面对的是无价格弹性的需求,所以能够急剧地抬高价格,获得巨大的垄断利润,并导致较大的经济无效率性和不公平性,引起社会其他成员和消费者的不满。在这种情况下,较合理的解决办法就是由社会利益的代表者——国家来控制这些行业,由国家投资设立企业为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由国家占有这部分垄断利润。虽然国有企业通常也无法克服因自然垄断排除其他竞争者而带来的经济无效率,但相对于其他形式的生产经营者来说这是社会最能接受的一种形式。

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开办国有企业的另一个直接原因就是某些公共产品因某些特性私人(民间)企业不愿或不可能投资生产。例如超大型水坝,它能使整个流域的人们受益,但是水坝的所有者却很难从这种收益中把自己建造水坝的费用收回来。再如,航天计划,这类项目可能造福于整个社会,特别是可能造福于子孙后代,但是它同样很难向受益者收取费用,甚至无法确定谁是受益者。因此,这类产品也就只能由国家来投资生产,由国家开办国有企业来生产经营。

在上述经济活动中,国家作为国有资产的所有者,在国有资产的管理过程中作为一方主体与生产经营业务的实际运作者——国有企业为另一方主体的经济法律关系也受经济法的调整,这是经济法调整的又一重要的社会经济关系。在这一关系中,国家作为整个社会利益的代表者,要求这些企业依法生产经营,确保经营目标的实现及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这方面的经济法主要有国有资产投资法、国有资产管理法等。

五、国家作为社会公平的维护者,在实施二次分配和建立社会保障制度过程中形成的社会经济关系

市场经济除了由于市场失效等因素而存在市场配置功能的缺陷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缺陷就是一个完全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可能产生社会不可接受的在收入与消费上的极大的不平等。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即使是最有效率的市场机制也可能产生收入与消费上的极大不平等,因为这种收入分配上的缺陷恰好是市场机制内在要求的反映。首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虽然在原则上每个人都有平等的经济机会,但是在实际上,由于每个人的能力、受教育程度及职业状况等因素的不同,从而出现劳动收入的不同,而上述状况(能力、受教育程度及职业)的不同又与每个人的先天条件有着联系。萨缪尔森在他所著的《经济学》中指出,儿童的家庭生活和社会经历对他们以后的报酬也有很大影响,富裕家庭的孩子生活的起步可能并不在穷孩子的前面,但在生活的每一阶段他们都从环境中受益。一个穷孩子经常经历的是拥挤、营养不良、破落的学校和劳累过度的教师。对许多贫困家庭的孩子而言,在他们不满10岁以前,天平就开始向不利于他们的一边倾斜。市场经济不仅承认这种差别,而且维护这种差别。个人收入除劳动收入外,另一部分是财产收入。而财产收入的一个重要的来源是继承权,根据美国《福布斯》杂志的统计,1987年,100个最富有的美国人中有37个人是由于出身的关系而进入富人的行列。其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物品的分配跟随的只是货币选票,而不是最大的需要。一个富人的猫可能连鱼都不愿意吃,而一个穷人的孩子则可能连维持健康所最必需的热量都不够。这种情况恰好也是市场机制的要求,按照市场机制物品只能交给那些有货币选票的人。

这种收入和消费上的不平等,显然无法通过市场机制来自我调整,要消除或降低这种不平等,必须依靠国家的力量,依靠国家来实现整个社会收入的再分配。首先,国家通过实行所得税制以及征收遗产税、赠与税等,通过向高收入者征收税款的比例高于低收入者的办法来降低收入的不平等;其次,国家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对老、弱、病、残及其他需要社会帮助的人提供帮助,如建立养老保障制度、失业保障制度、医疗保险制度、最低生活费制度等。社会保障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带有政府转移支付的性质,即其中有相当大的分量是政府通过财政支出从物质上帮助低收入阶层和其他不幸者。

经济法所调整的又一个方面的社会经济关系就是国家在实施二次分配和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经济关系。在这一关系中,一方面是国家或代表国家行使职权的国家财政税务部门、民政部门及其他社会保障管理部门;另一方面则是依法参与二次分配的企业、个人或其他主体。这一方面的经济法主要有税法(包括所得税法、遗产税法、赠与税法等)、保险法、社会保障法等。

以上所述的五个方面的社会经济关系共同构成了经济法律关系,这些经济法律关系很显然是经济法以外的其他法律部门所无法调整的,人们只能通过经济法来调整,它们属于经济法的调整范围或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