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寻找家庭教育的第一定律
在今天,家庭教育话题已成为全民关注的一个热点,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同时也表明,我们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正面临着新的挑战——他们生活在一个情感更脆弱、问题更复杂的时代。
可以这么说,天下所有父母对孩子的未来都会有种种期待,但同时,这些期待又常常在岁月的流转中转化为各种担忧与焦虑。哪个父母不指望用更好的方法教育好孩子呢?但往往事与愿违,现实中,我们看到了无数个因为教育方法错误而导致的家庭悲剧。
当人们遇到问题时总会想方设法去解决,这是每个人的基本反应模式。我们看到,有关家庭教育的图书铺天盖地,大家都在谈教子方法,尽管这迎合了父母们的内心需求,但其实,这些所谓的育儿方法大都是个体性的,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有的家庭拿去用时,可以立马见效,也有的家庭拿来用时,效果不彰,甚至适得其反。
家庭教育有一对基本矛盾,就是父母之“教”与孩子之“发育成长”无法同频而导致的冲突。具体来讲,一方面,每个孩子都需要在父母的呵护照料中长大成人;另一方面,人的成长本质上都是自我成长,这是当今许多心理学家研究得出的结论。
我一直在寻找能够从根子上解决家庭教育问题的方案,所以我更多地会去反思孩子为什么会这么“发育成长”?父母为什么会这么“教”?
经过多年的研究,我现在可以断言:一切家庭教育问题的根源都来自童年,要从根子上解决家庭教育问题,就要去认识、理解缓慢又漫长的童年,包括父母的童年与孩子的童年。因为,父母童年时期的一些经验会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复演,而孩子童年时期的一些因素可能直接影响他的一生。
在建立良好亲子关系方面,父母童年时期获得的哪些核心供应,能让他具有一种建设性的学习能力和人际能力?哪些核心供应的缺失,致使他在学习和人际交往中产生一种破坏性?孩子在童年时期,哪些核心供应可能直接影响他的一生?——我在这里所说的“核心供应”,指的就是每个人童年时期不可或缺的“奶”“蜜”“盐”。从这个角度来讲,家庭教育的基本矛盾,其实也是“奶”“蜜”“盐”的供需双方无法同频所导致的矛盾。
奶、蜜、盐,人类生活中极为常见和必不可少的三种物质,在家庭教育层面,它们意味着什么?它们会怎样影响每一个生命个体的成长?这是本书将要讨论的话题。
用生命之初的“奶”,为孩子一生涂上温暖底色
我谈到的“奶”,最浅显最直接的意思就是母亲的奶水。它更深刻的意味,指的是以母亲为核心的充满温暖、充分照料的生活环境。这个环境以充分的爱和满足感为导向,所有孩子都不可缺少。来自母亲的爱与照料也是所有其他人不能替代的。只有在母亲的怀抱中,一个孩子才能够成长得更健康,更活泼生动,更舒展明亮。
英国著名的儿童精神分析大师温尼科特认为,从完全依赖到相对依赖,再到趋向独立,是每个孩子个体成长的必经过程。完全依赖阶段强调母亲对孩子的“抱持”,即时时刻刻怀抱孩子,全方位满足孩子的要求。母亲要做到始终能满足孩子的需求,这就像人离不开空气一样——不是说孩子需要她时才在,而是时时刻刻都在孩子的身边。这会使得孩子产生一种生命的“全能感”——觉得自己可以自由地发展自己,自由地释放自己本能的需求。
所以,母亲要给予孩子甜蜜的注视,对孩子的表情、动作、声音做出及时的反应,让孩子从小就能产生更多的自我肯定。这样,母亲就创造了一种对孩子成长有促进作用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孩子慢慢趋于独立。
这个时期,一旦母亲不在场,孩子就会感觉到缺失,他会惊惶,缺乏安全感,然后就会去寻找母亲的替身,从而“遗忘”掉真正的母亲。事实上这不是真实的遗忘,而是产生了一个虚假“自体”——好像他是一个不需要母亲的孩子,他可以找别人替代母亲。这是孩子的一种自我遮蔽,他埋藏了自己的本能需求。这样,孩子成年之后,只要身处特定情境,他就会展现出母爱缺乏所带来的痛苦与麻烦。
那些“不够好”的母亲大体可以分为这样几种:一种是不愿意成为母亲的母亲;一种是不懂得如何做母亲的母亲;还有一种是人在场但“责任缺席”的母亲,这类母亲往往没有参与到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跟孩子的情感、言语、表情的交流以及身体互动,她都是缺席的。这是目前中国一部分母亲中的大问题。
相比而言,在孩子身边的“虚假的母亲”,问题更为严重。她想爱孩子的时候就去爱他一下,她不想爱的时候,就回避不见,或者以工作忙碌为由放弃陪伴教育孩子的责任。母亲是孩子成长最具自然属性的促进者,良好的母爱可以让孩子在不知不觉间完成健康成长;同样,母亲的缺席也会让孩子在“无知无觉”中留下心理暗影。
我说的“奶”,它既是真实的乳汁,也是一种象征;是有形的,也是无形的;是流动的液体,也是物化的条件。这种以爱为“奶”的营养,要灌注在孩子的整个成长过程中,没有哪个孩子可以例外。大量的儿童研究成果表明,孩子早期生命的状态,影响着他的一生。所有孩子对母亲的依恋都是持续终生的,孩子后来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根源往往是“奶”的缺失。
健康阳光的孩子,是被“蜜”浸润过的
我们谈到的“蜜”,是指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要把鼓励、赞赏这些甜蜜的情感支持方式,变成家庭中最重要的互动方式。这样的互动方式,按日本心理学家河合隼雄的观点,是所有对孩子成长“有益的父母”都会采取的行为。
生命本身包含着很多复杂的可能,既有很多好的东西,也有一些是有问题的,关键看你如何打开它。这种生命被打开的状态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是用鼓励、赞赏的方式打开,孩子的主动性、乐观态度、探索精神等与生俱来的生命热情,就会释放出来,成为生命中最本真的能力和人与人之间最自然的反应方式。
一个人遇到事情就畏缩,遇到挑战就沮丧,这种消极的状态和早期成长过程中鼓励的稀缺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人实际上是需要能量激发的生命个体,人生命中几乎所有潜在的能力,美好的可能性,都是需要激发才能得到很好展现和发展的。儿童发展心理学提醒我们,孩子反复犯错正是他成长过程中的正常表现。孩子是在不断犯错、不断失败当中获得能力的发展,以及认知图式的完善的。如果父母害怕孩子的失败,趋利避害,太看重功利,只能让孩子的眼界变得越来越小,从而让孩子生命发展的可能性也变得越来越单一。
那些有益的父母,总会鼓励孩子,并积极参与到孩子对世界的探索中去,激发他们的内驱力——孩子如果有快乐幸福的体验,他就会自我激发出一种快乐幸福的能力,这样的孩子更懂得去悦纳自我,欣赏这个世界美好的一面。
“蜜”会帮助一个人体察和探索出一个更好的世界。
生命之“盐”,让成长举重若轻
我要谈到的“盐”,最为核心的东西有三个方面:第一,正如耶稣基督教诲人应该成为“世上的盐”那样,盐既是世上最寻常又最不可缺的食物,同时它还是一个人坚毅、勇敢与有责任心等优异品格的象征。第二,“盐”意味着生命的现实感,它体现在,一个人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里,接受什么样的任务,有什么样的困难,都有面对现实去承担、去接受的能力,从而在锤炼中成长,而不是回避、逃避和退缩。第三,它指向生命的自由度,包括心灵的开放、从容,精神方面的信念、追求,一个人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里,都有精神的追求。生命的自由度,让生命有某种轻盈感,而不是被种种沉重、沮丧所负累,它和现实感构成一种生命积极的张力。
人的一生总要承受一些沉重的东西,责任感可能会使人心事重重,被巨大的压力包围。而生命的轻盈度则能提供一种向上的动力,它能让人举重若轻。可以说,现实感把现实对象化,让人处于承担责任的状态,事实上每个人都会承担自己的责任,即使面对不利的处境,他也想有所作为;而轻盈感是一种诗化的未来,就是无论遭遇到什么事,无论在什么样的处境里,都能有着从容的心境,都能创造一种美好的生活。这需要强大的心灵包容能力——适当的“盐”有助于锻造这种能力。
我们经常会觉得,环境会影响人的成长,在不同的环境里,人会有不同的心境和情绪。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会经历从对母亲的本能依恋,渐次发展为对父亲、家人、同学和老师的依恋或依赖,然后再发展为对社会的依靠,形成与其他人更为复杂的社会关系。人生总是与各种挑战相伴,父母帮助孩子成长,要学会放手,帮助孩子减少对亲情和家庭的依赖,就是给孩子一种最好的品格力的培养。我们终将明白,一个人生命中所添加的适当的“盐”,能够让人处变不惊,让人在不同的环境中形成不同的适应能力,这样的人才具有改造现实的能力。
今天的家庭教育,更多关注孩子如何适应社会现实,如何才有更好的生活和工作,如何才能成功等等,真正的精神自由度,在家庭教育中很少谈到了。
如果不谈精神自由度这种形而上的东西,那家庭教育的价值在哪里?
家庭教育解决的都是“看得见”的现实问题,而孩子生命存在的价值却无人关注,这是今天中国社会最大的困境之一。如果没有梦想的照耀,人就更容易趋向功利和势利,更容易被“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价值观左右。我们需要回到生命发展本身来看待孩子的成长,需要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的人生,而不是仅仅在具体的学习成绩上斤斤计较。
我经常拿“树”来打比方。那些长得高和长得好的树,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生长初期都看不到它的成长,好像长得特别慢,其实,它是先长根,让根先扎向大地,扎得越深越好。从表面看,它的确长得很慢,但是,一旦它的根长好了,它后期就会长得特别好。这就是所谓的“慢慢的快”,先是慢,然后才是快,起关键作用的是慢,“慢”的问题解决好了,“快”才能真正地顺其自然,并发展出个体的丰富性和独特性,这才是“快”的真义。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们为人父母,应该对照着反省一下:在我们成长过程中,“奶”“蜜”“盐”是否充足?孩子身上有哪些问题可能和“奶”“蜜”“盐”的不充足相关?还有,有些家教问题是不是因为我们迟迟没有给孩子“断奶”造成的呢?
著名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说,童年的问题是人一生的问题,一个人得的病,病根若是在童年,恰恰是最难医治的。所以,家庭教育呈现的是一个关乎孩子、家庭和社会的复杂链条关系,而“奶”“蜜”“盐”恰恰是当下我们以及整个社会需要密切关注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