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三里屯对于现如今的“潮男”“潮女”来讲是夜店、酒吧和时尚的代名词。往前倒推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使馆区刚刚规划建设之时,三里屯还是一片荒郊野岭,跟如今的繁华时尚相去甚远。在祖国外交事业刚刚起步的时候,围绕着三里屯及周边地区,面向外国驻华使团、国际组织及新闻机构的外交服务事业应运而生,这其中也包括我们这所在周恩来总理指示下专为外交官学习中文而设立的学校。
自1962年成立,几经更名,我们的学校最终被定名为“北京外交人员语言文化中心”。顾名思义,语言教学与文化交流是我们的两大业务。半个多世纪以来,包括300多位外国驻华大使在内的来自100多个国家的20000余名外交官曾在此就读,其中包括美国前总统老布什、印度前总统纳拉亚南、柬埔寨宾努亲王等知名人士。自1983年至今,泰国诗琳通公主的九位中文老师均来自这所不为人所熟知的学校。
20000多名学生对于现如今国际汉语教育蓬勃发展大形势下的某一所国内大学来讲,学生数量并不算多,但从70年代中期开始,我校的学生人数就常年保持在500名左右,这在当时可是一个可观的数字。我校参加了1983年8月在北京语言学院(现北京语言大学)召开的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首届学术讨论会暨学会成立筹备会议,作为高校、外交、侨务、广播电视四大系统之一参与学科建设。就教学规模和师资数量而言,当时我校仅次于北京语言学院,位列全国第二大对外汉语教学单位。
我本人1992年开始教学生涯后,前辈们就告诫我:在这里当老师不同于高校,要求老师要成为“杂家”,不仅要具有较高的汉语和外语水平,还要博览群书、博古通今。我们的教学属非学历教育,且多为个别教学,学生们大多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语言文化中心原来叫汉语教学中心,1991年改为现名,加了“文化”两个字。这一改改得好。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之一。语言是有温度的,它的背后是人文,是丰厚的文化积淀。汉语的四声调,平上去入,抑扬顿挫,音乐感十足;方块汉字是五千年中华文化的活化石,用它码成的诗词歌赋更是人类文化的奇珍瑰宝。不难理解,尽管学习汉语不是那么容易,但还是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潜心其中,并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力量。
我们的教师常年要对不同语种、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汉语水平、不同教学内容的“外交官学生”进行教学,教学经验极其丰富,在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中人人都是“桃李满天下”。而学生除了学习汉语外,了解中国是他们重要的学习目的之一。以我的学生为例,其中既有像前加拿大驻华大使柯杰(Joseph Caron)这样每次以党的十六大报告、政府工作报告及《人民日报》的文章为主要学习内容的“优秀生”,也有以了解中国人所思所想为主、常规学习为辅的“特别生”。记得2001年中美南海撞机事件发生后,我的学生——美国使馆武官处中士Rob Miltersen深夜给我打手机请假,说第二天要陪同美国国防武官去海南岛陵水机场紧急处理此事;还炫耀说,国防武官之所以挑选他是因为他汉语好,且爱跟中国人打交道,这得益于他经常在课堂上与我交流如何与中国人交往。
回顾我校50多年的历史,可以用我们校歌中的一句歌词“栉风沐雨,斗雪傲霜”来概括教师们的工作,我们常年顶风冒雪穿梭于各个使馆教书育人,有时还需忍受两国关系紧张、国人义愤填膺时去使馆上课受到同胞责骂的委屈。本书所讲述的在教外交官学中文时发生的故事可以让读者从另一个侧面了解我们的工作。俗话说得好:“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我们的工作就在于通过文化交流让外交官更了解中国,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做好外宣。
梅笑寒
北京外交人员语言文化中心主任
2016年11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