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基于价值观调查的研究背景
自中国开启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以来,在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古老的中国社会正在发生急剧变迁。伴随经济和社会的急剧转型,中国的文化、价值观(价值体系)以及人们的社会心理等都经受了剧烈的冲击,经历了空前激烈、快速的转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呈现复杂、多样、多变的新面貌,表现出许多前所未有的新特点、新趋势。
为了弄清和把握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广大民众价值观的总体状况与发展趋势,我们通过精心设计调查问卷,慎重选择调研地区,并注意覆盖社会不同阶层、群体,对中国社会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价值观进行了比较广泛的抽样调查。抽样调查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实施:一是设计和发放调查问卷,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二是课题组主要成员进行实地考察,对不同地域、性别、学历、职业的相关人员进行访谈等。在历时一年多的调研过程中,我们共制作和发放问卷10000份,收回约8000份,其中经过认真筛选,获得有效问卷6707 份,掌握了大量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为研究当代中国社会的价值观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
通过比较系统的调查,以及对经专业统计公司统计的数据进行分析,我们认为,大体上可以用三个词语——“多元并存、互相竞争、新旧交替”——概括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的基本状况。
(1)“多元并存”。所谓“多元并存”,或者说“多样并存”,是指在共时态意义上,当今中国社会中同时存在多元、多样、复合的价值观念,如传统与现代、左与右、中与西、旧与新、落后与先进、保守与激进等多种价值观并存共处。而各种价值观同时交织存在,竞相发挥作用,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系列价值矛盾、价值冲突,并且,这些价值矛盾、价值冲突呈现日益尖锐化和普遍化之势,调适、解决的难度很大。
以价值观的核心——信仰为例。通过问卷调查方式,我们对当代中国民众的信仰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当代中国民众的信仰状况
从表1可以看出,虽然选择“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者比例不小,达到39.8%(有效问卷6646份),但仍然可以看出当代中国社会信仰状况的显著特点,即逐渐走向多元化或多样化。而且,这里还需要注意两点:一是宗教信仰在中国社会中有进一步蔓延的趋势,教徒人数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特别是在中青年和具有较高文化程度的人群中,教徒人数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二是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过去正统的信仰正在“淡化”,而新的信仰尚未全面确立,很多人的信仰出现了“真空”。例如,有1083人(占16.3%)坦然地选择了“没有任何信仰”。“信仰缺失”已经成为一个值得忧虑的问题。此外,在访谈中,还有一些人坦诚地表示,他们在进行选择时,内心实际上比较迷惘和困惑,并没有经过充分、审慎的思考,只是下意识地做出了选择而已。严格地说,这类选择并不代表虔诚的“真信”,相反可能是“信仰危机”的另一种表现,这类群体是比较容易滑向“信仰缺失”的。中国人的信仰问题已逐渐成为当今的一道难题。
(2)“互相竞争”。所谓“互相竞争”,是指在“多元并存”、风云激荡的价值观图景中,既有对旧的、传统的、保守的价值观念的顽强沿袭,以及对确立新的价值观念的或明或暗的抵抗,又有新的、先进的价值观念伴随着社会结构的整体转型过程而富有生机地成长;其中,还包括旧的、传统的、保守的价值观被破除,新的、先进的、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尚未完整确立而留下的“价值真空”,以及这一“价值真空”中各种价值观的渗透和较量。这种“互相竞争”的局面导致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面临着“变革”和“建设”的双重任务。
以人们对金钱的看法为例(见表2)。
表2 人们对金钱的看法(可多选)
改革开放不仅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而且也“解放”了人们的观念和思想。在商品经济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人们对于金钱的态度正在发生引人注目的变化。在问卷调查(有效问卷6664份)中,代表传统价值观的“富贵如浮云,金钱如粪土”,选择比例仅为11.48%,排名最后,说明鄙视金钱的文化传统正在消解。而受资本主义价值观影响,与市场经济的消极效应相联系的“有钱能使鬼推磨”,选择比例达21.97%,“人生价值要用‘含金量’(金钱多少)来衡量”,选择比例为11.99%,比选择“富贵如浮云,金钱如粪土”的比例高。当然,更多的人比较正确地认识到金钱在市场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在现实生活中能够比较理性、客观地看待它。例如,选择“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的比例达到了63.25%,选择“钱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手段”的比例为39.62%,选择“钱乃身外之物”的比例为24.67%。这一调查充分表明,当今社会传统的、西方的与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之间,正在进行激烈的竞争和较量。
再来看一看人们对权力的看法,如表3所示。
表3 人们对权力的看法(可多选)
从表3可以看出,关于权力的看法是多元化、互相交锋的。在问卷调查(有效问卷6657份)中,超过一半的人认为,“权力意味着责任、付出”,这是一种正确的、合理的权力观,具有“为人民服务”的性质。但同时,28.48%的人选择“官大一级压死人”,18.15%的人选择“权力大的人可以拥有特权”,这明显反映了封建主义“官本位”价值观的影响。同时,24.20%的人选择“有权就有一切”, 10.46%的人选择“有权不用,过期作废”,这可以说是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相交织的权力观。此外,还有34.81%的人选择“权力与腐败相连”。对于这一选项,可以从不同视角进行正(权力导致腐败,因而应该反对和警惕腐败)、反(因为拥有权力,难免腐败)两方面的解读。可见,要正确认识权力,完善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机制,搞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尚需付出艰苦的努力。
(3)“新旧交替”。所谓“新旧交替”,是指在历时态意义上,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正在经历广泛、深刻且激烈的变革,而变革的总体走势和发展方向是除旧布新、推陈出新,实现从传统价值观以及“左”倾时代保守僵化的价值观,向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相适应的新型价值观的转型。而且,还应该注意到,在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这一价值观转型的广度和深度都是前所未有的,有时甚至是脱胎换骨、惊心动魄的,不啻于整个社会的一次“灵魂深处的革命”。
以关于“什么样的生活最幸福”的调查为例(见表4)。
表4 什么样的生活最幸福(可多选)
“什么样的生活最幸福”这一问题,揭示了人们对于自己的生活理想的理解和追求。从调查数据(有效问卷6408份)看,绝大多数人选择了C、D、E项,即将自由的生活、心灵的宁静以及事业的成功作为自己的理想生活的标准。封建社会传统的小农经济条件下盛行的“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理想,选择者只有19.1%,已经完全不占社会的主流了,而充满资本主义色彩的“有钱有权有地位”的“成功”标准,所占的比例也不是太高,仅为28.3%。与经济上的富足,权力、地位上的满足相比,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中国人更注重自己的切身感受、自身价值的实现,以及自己内心的平静和安宁。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变得日益理性、宽容的结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价值主体意识日益觉醒、价值主体地位日益确立的典型体现。
总体来说,无论是从社会的宏观图景看,还是从个体的精神世界看,当代中国都同时存在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从西方传入的价值观念、过去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年代(包括“左”的年代)形成的一套价值观念,以及在改革开放实践中萌芽和新生的新型价值观。这些来自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方面,内容不尽相同、要求不相一致的价值观,在当代中国社会中将会长期并存、互相竞争,并且,在现实生活中,它们还会经常普遍地引发交锋、碰撞和冲突。咀嚼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20世纪80年代初由“潘晓来信”引发的关于人生观问题的大讨论,“大学生张华勇救掏粪老农不幸遇难”事件导致的关于人的价值的大争论,改革开放以来对“以阶级斗争为纲”和“政治挂帅”的拨乱反正,对时间、金钱、效率、效益(“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重新思考,对“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和“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的新认识,“发展是硬道理”、“致富光荣”和“共同富裕”之类新理念的提出,围绕中国应该以何种姿态崛起、如何对待世界文化遗产的争论,以及近年来对“小悦悦事件”和“老人倒地无人敢扶”等冲击道德底线事例的全民大反思,都深刻地体现了传统与现代、旧与新、西与中之间的价值差异、价值矛盾、价值冲突的无处不在。或者说,这一切新事件、新现象、新矛盾、新冲突,本身就是不同价值观之间激烈交锋、反复碰撞、深刻变革的结果。
众所周知,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也是民族、国家的精神支柱,更蕴含着相应价值主体的目的、利益和追求,指引着相应价值主体前进的方向,因而并非可有可无,甚至须臾不可或缺。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历程中,在这样一幅色彩斑斓、光怪陆离、不断变幻的价值观图景面前,必须确立一套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适应的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团结、引领、激励全国人民投身到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的伟大事业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