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产业控制理论综述
产业控制理论是研究产业控制力的产业安全理论。它主要研究外资(FDI)通过对股权、技术、品牌、经营权、决策权等的控制,对东道国的产业安全产生的影响以及东道国应该采取的对策措施。由于FDI与外国间接投资(FII)的区别就在于前者对所投资企业具有控制力,因此产业控制理论也就是FDI理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外国直接投资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成为各国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重要形式。外国直接投资实践的发展引起了西方学者的广泛关注(李孟刚,2010),国外学者主要从两个角度进行研究:一是从产业组织理论的角度,所研究的基本问题是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和条件,将对外直接投资视为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和具有某种垄断优势时的必然选择;二是从国际贸易理论的角度,以对投资产生与发展的决定因素的研究为主。20世纪70年代后期,两类理论出现了融合的趋势(王苏生、黄建宏和李晓丹,2008)。
基于以上两条主线进行分类,比较主流的外国直接投资理论可分为:以产业组织理论为基础的FDI理论,其中包括垄断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以国际贸易理论为基础的FDI理论,包括产品生命周期理论、“雁行模式”理论、比较优势理论;FDI理论的融合,包括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见图1-6)。
图1-6 外国直接投资理论分类
(一)以产业组织理论为基础的FDI理论
1.垄断优势理论(Monopolistic Advantage Theory)
1960年,美国学者海默对外国直接投资理论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提出美国企业到国外投资的原因在于其具有某种“企业特定的优势”,即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垄断优势。他的导师金德尔伯格对其主要理论进行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以后,形成了经典的外国直接投资理论——垄断优势理论。垄断优势理论是西方最早研究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动机的独立理论。
海默(Hymer)从美国跨国公司的实证研究入手,将产业经济学中的垄断概念运用到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中,提出了垄断优势的概念。其基本论点是: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不是简单的资本流动,而是与控制权相联系的生产性投资,由于世界市场的不完全性,跨国公司形成了某种垄断优势,可以抵消海外投资中的不利因素。垄断优势理论认为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只在理论上存在,而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更符合实际,因此外商直接投资是不完全竞争的产物,企业所拥有的垄断优势是跨国公司进行对外投资的决定因素。海默将企业的垄断优势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资本优势,即跨国公司可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增加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加快技术创新,增加营销网点扩大市场销售,雇佣高新技术人才、管理人才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技术优势,包括与产品生产有关的专利、知识产权、技术诀窍、无形资产等;管理体制、销售技能优势,有效的管理体制可以促进跨国公司平稳、高效的运行,且有利于公司的健康发展,使其更具有市场竞争力;规模经济优势,有效的产业组织结构使跨国公司达到一定的生产规模,从而产生规模经济,降低成本增加竞争优势。
金德尔伯格(Charles P. Kindleberger)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了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形成了“海默—金德尔伯格学说”,也被称为“所有权优势理论”。他指出美国企业能够在东道国获得高于当地企业的利润是其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的原因,也是其开展国际直接投资的动力。金德尔伯格将由于市场不完全竞争产生的垄断优势分为三类:来自产品市场不完全的优势,其包括产品商标、性能、价格、销售渠道等;来自生产要素市场不完全的优势,包括低成本的借贷资金、管理技能、技术专利与生产工艺等;来自规模经济的优势,通过扩大再生产,降低固定成本支出获得经济规模收益。通过分析,金德尔伯格指出跨国公司利用其垄断优势进行国际直接投资:一方面为了绕过东道国的关税、非关税等贸易壁垒,减少贸易摩擦,扩大海外市场;另一方面也为了获取技术资产的全部收益,“凡是通过许可证方式不能获得技术优势全部租金的地方,就会采取直接投资”。
约翰逊更加强调技术本身的优势,提出了知识资本的概念,认为在知识资本的生产过程中,企业进行R&D的成本很高,而一旦研发成功,使用成本很低,这就使得跨国公司拥有了当地企业无法比拟的优势。该理论的基本结论就是:垄断和优势的结合构成了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主要动机。跨国公司若要维持长久的垄断优势,则必须牢牢控制住研发的中心环节,不能轻易对外转移(刘云,2007)。
总之,垄断优势理论较好地解释了战后一段时间美国大规模进行海外投资的行为;该理论也较好地解释了实力较强、在某些方面具有优势的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同时也为其他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比如邓宁提出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中所有权优势实际上就源于海默的垄断优势概念。从局限性来讲,垄断优势理论着重解释跨国公司的初始行为,很少考虑其扩展,适用范围较小;主要强调结构性市场失效和共谋行为,忽视了交易成本(刘秀玲,2003);同时也无法解释不具备垄断优势的发展中国家进行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
2.内部化理论(The Theory of Internalization)
内部化理论可以追溯到科斯定理。“内部化”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学者科斯首先提出来的,英国学者巴克莱和卡森及加拿大学者拉格曼以市场不完全为假设前提,将科斯的交易成本学说融入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中,提出了现实意义更强的内部化理论,进一步阐述了跨国公司内部化的基本条件、成本、收益等问题,并解释了跨国公司纵向一体化和产品多样化行为。该理论的出现标志着跨国公司理论发展的重要转折,它从公司层面研究国际投资的动机,有助于解释跨国公司战后快速发展的现实。
中间产品市场的不完全竞争是企业内部化的根本原因。内部化就是将外部市场建立在企业的内部,用内部市场取代原来的外部市场,企业内部的调拨价格起调节各组织结构的作用,从而使内部市场能够替代外部市场有效地发挥作用。内部化理论有三个假设前提:一是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企业经营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二是当中间产品不完全时,企业就会产生通过对外投资建立企业内部市场的动力,以替代外部市场;三是企业内部化市场超越国界就形成了跨国公司。影响内部化的因素主要包括产业因素、公司因素、国家因素、地区因素等。
跨国公司之所以采取“内部化”,主要是担心其知识性资产的外泄,这些资产就是企业所拥有的核心竞争力(代中强,2010)。跨国公司研发的国际化,就是更好地利用技术优势内部化的途径之一,通过在当地设立研发机构,将相关成果应用于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可以保持技术优势,获得研发收益的最大化(刘云,2007)。内部化理论被认为是西方学者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的一个重要转折。它开创了与垄断优势理论不同的研究思路,提供的理论框架能解释较大范围的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为,为公司的扩展行为提供了较好的解释。其局限性表现在:一是忽视了投资主体冲动对投资过程的初始作用;二是较少考虑竞争力量的影响;三是在解释公司的扩展方面有明显的局限性(刘秀玲,2003),且没有对跨国公司区位选择问题进行研究和探索。
(二)以国际贸易理论为基础的FDI理论
1.产品生命周期理论(The Theory of Product Cycle)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弗农在研究美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的基础上,于20世纪60年代末创立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建立了产品生命周期模型。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将美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与产品的生命周期密切地联系起来,利用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解释了美国战后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与区位的选择。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是在产品周期运动过程中,因生产条件、竞争条件等因素发生变动所做的理性选择,研究的是从推出新产品到广泛生产、销售直至退出市场的全过程,并不是从使用价值角度考虑产品自然属性逐渐消失的过程。其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垄断优势理论中的特有优势,并将企业的特有优势,如资金优势、技术优势等,与产品生命周期联系起来,分析了处于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企业,随着其特有优势的分散、转移,如何做出出口或国际直接投资的决策。
产品生命周期模型把产品生命周期即一个产品从研制开发到退出市场,划分为产品导入期、产品成熟期和产品标准化时期三个阶段,以解释企业根据产品所处的不同阶段做出的对外直接投资决策。表1-2汇总了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呈现的特点,可以看出发达国家的对外投资通常发生在产品成熟期,从而形成产品生产的对外转移乃至产业的国际转移。发展中国家开始模仿制造发达国家的成熟化产品,同时,由于成本优势的降低,发达国家的产品市场开始缩小,发达国家将失去竞争优势的产品转移到国外,开始对外投资,同时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已经标准化的产品。
表1-2 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特点
资料来源: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相关内容整理。
弗农从微观角度论及了产品生命周期引起的国际直接投资阶段性的演变,同时也从宏观层面刻画了从贸易输出到国际直接投资再到技术输出的演化过程。该理论使得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具备动态特性,较好地解释了某一产品的境外生产最终是怎样替代该产品出口的。与区位理论结合在一起,它能较好地解释公司进入国外市场时的考虑因素,以及随后在国外市场进一步扩张时的考虑因素。其局限性是主要考虑公司内部因素的影响,而且假定公司生产单一产品,没有考虑不同产品的生命周期的差异性(刘秀玲,2003);且在解释不具备显著产品生命周期特征的原材料采掘业等资源开发型和技术导向型投资方面也存在局限性。
2. “雁行模式”(Flying Geese Paradigm)理论
“雁行模式”的提法起源于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的“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论”,于20世纪30年代初创立,是关于经济发展的一般理论,主要是用其来分析日本棉纺工业发展模式。赤松要认为,日本的产业发展实际上经历了进口、进口替代、出口、重新进口四个阶段,因为这四个阶段呈倒“V”形,在图表上酷似依次展飞的大雁,故得此名。其主要是针对发展中国家提出的,主旨是发展中国家引进先进国家的技术和产品发展本国的产业,因此在贸易圈中势必存在不同发展层次产业结构的国家,这同时也是产业梯度转移的一个动力。
“雁行模式”解释了日本与东亚地区间的国际劳动分工、各地区产业结构相对优势由较先进的国家或地区不断向后进国家或地区转移,被国际经济学界尤其是东亚学者所普遍接受。在“雁行模式”中,日本被看作雁首,处于科学技术与经济的核心地位,通过资金技术的供应、市场吸收和传统产业的转移,带动该地区的经济增长;亚洲“四小龙”是雁翼,是雁阵中的承接者,它们积极利用日本的资金、技术市场来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又将失去竞争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身处雁尾的东盟。这样就完成了产业的“雁行模式”。
“雁行模式”在东亚经济发展中起过历史性的积极作用,它作为后进国家的追赶型发展模式,是一种动态的产业梯度转移过程,在东亚区域发展中有一定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它的局限性也很明显:“雁行模式”只是一种过渡模式;对后进国家来说,“雁行模式”是一种追赶模式,而不是创新模式,因此有很大的风险;“雁行模式”的运行要求具有严格的前提和约束条件(王文峰,2007)。
3.比较优势理论(The 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小岛清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以日本的国际直接投资为研究对象,并在比较研究美国、日本国际直接投资的基础上提出了比较优势投资理论,又被称为“边际产业扩张论”。该模式的核心是,对外投资应从投资国已经处于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及边际产业依次进行,而这些产业又是东道国具有明显或潜在比较优势的部门,如果没有外来的资金、技术和经验,东道国的这些优势就不能被利用。
他以产业发展状况作为划分依据,将产业发展分为四个阶段:产业的创新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和边际阶段。当一个产业的成熟阶段发展到一定程度,必须要严格控制成本、采取价格手段进行竞争的时候,那么这个产业就到了该向国外转移的时候了。同时,不同的国家也可以根据其产业结构的发展状况分为四类:第一类,产业结构低下,只有少量的投资流入;第二类,有自己比较全面的产业结构,但较为落后,需要大量吸收外部投资流入,仅有少量投资流出,只有部分比较成熟的产业有升级的要求;第三类,产业结构比较完善,投资的流出与流入并存,且投资的流出将大大增加,这发生在新兴工业化国家中;第四类,产业结构成熟,这发生在发达国家中,它们是主要的投资流出国。这四个阶段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并存的:一个国家的发展需要依次经历四个阶段,同时,这四类国家在现实中也是同时存在的。产业阶段的区分是每个国家都具有的产业分类,这就形成一个产业的传递链。按照边际产业发展论,第四类、第三类、第二类国家将分别把在本国发展成熟、形成价格竞争力的产业向比本国竞争力低的国家传递。这种顺级传递可以加速投资国和东道国的产业结构调整,而且,投资国和东道国的技术和管理方面的落差不大,有利于东道国的吸收和消化,所以从技术层面来说比跨级传递更为可行(刘震宇,2005)。该理论具有三个特点:投资国与东道国的技术差距越小越好,中小企业对制造业的投资比大企业更具有优势,无论是投资国还是东道国都不需要有垄断市场。
小岛清从投资国的角度将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划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自然资源导向型,以自然资源或初级产品为生产要素的行业对外直接投资,为了利用东道国的自然资源来满足本国的生产需求,或者进口国内不能生产的产品,增强本国的比较优势,并促进加工制造与初级产品之间的纵向专业化。自然资源导向型的对外直接投资大多流向资源丰富的国家,从而形成最终产品生产国与初级产品生产国之间的垂直专业分工。第二类是劳动力导向型,发达国家倾向于将已经标准化的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或密集使用廉价劳动力的产品转移到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国家进行生产。第三类是市场导向型,包括顺贸易导向型投资和逆贸易导向型投资。
边际产业扩张理论从一国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角度出发,采用动态分析的方法,解释了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以垂直分工为基础的对外直接投资,还揭示了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的高度不仅取决于跨国公司自身产业的结构高度,而且取决于专业产业的比较优劣程度。但此理论以投资国为分析对象,忽视了跨国公司的主动性;基本上排除了发展中国家赶超发达国家的可能,不符合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水平投资及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逆向投资的现实(王文峰,2007)。
(三)FDI理论的融合: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以1977年发表的《贸易、经济活动的区位和跨国公司:一种折衷理论的探索》为标志,英国经济学家邓宁综合、吸收垄断优势论和内部化理论的观点,并引入区位理论,形成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The Eclectic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其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国际化经营活动三种方式——国际直接投资、技术转让、出口贸易的选择问题,从而构建了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研究的综合框架。
该理论将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概括为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简称“三优势范式”,也称为跨国公司国际直接投资的OIL(Ownership Internalization Location)模式。其中所有权优势是指一国企业拥有的或能够获得的、国外企业所没有或无法获得的资产及其所有权,包括产权和无形资产优势、规模经济优势以及特有的利用劳动力或自然资源等优势;所有权优势是企业对外投资的基础。内部化优势是指跨国公司将其所有的资产加以内部使用而带来的优势,主要表现形式有避免寻找合作伙伴并与其谈判的成本、控制投入的供应和销售条件、控制市场渠道、避免国家经济贸易壁垒等。区位优势是指企业在投资区位选择上的优势,这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决策中需考虑的一项重要因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由要素禀赋所产生的优势,如自然资源状况、劳动力、地理位置等;另一个是由投资环境所形成的优势,如政治、经济制度、法律政策环境、基础设施、市场容量、外部经济规模等(李孟刚,2010)。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认为,这三类优势都不能单独用来解释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行为,企业只有同时具备这三类优势,才能从事对外直接投资。三个基本要素的不同组合决定了企业是采取国际直接投资、商品出口还是许可证贸易(技术转让)。如果一个企业仅拥有一定的所有权优势,则只能以对外技术转让的形式参与国际竞争;如果企业同时拥有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则对外贸易是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一种较好的形式;如果企业同时拥有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则对外直接投资是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最佳形式(见表1-3)。
表1-3 “三优势范式”表解
资料来源:Dunning, J. H., “Trade, Loc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y and MNE: A Search of an Eclectic Approach”, in B. Ohlini, ed., The International Allocation of Economic Acitivity(Holmes and Meier, 1977), p.395。
20世纪80年代,邓宁又把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与经济发展阶段联系起来,认为一国的净外国直接投资地位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密切的正相关关系。他分析了1967~1978年67个国家的有关资料,根据国民生产总值,将一国的投资发展周期划分为四个阶段,见表1-4。
表1-4 投资发展周期
资料来源:根据邓宁投资发展周期理论的相关内容整理得到。
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克服了传统对外投资理论只注重资本流动方面的不足,将直接投资、国际贸易、区位选择等综合起来加以考虑,使国际投资研究向比较全面和综合的方向发展。该理论是在吸收了过去国际贸易和投资理论精髓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既肯定了绝对优势对国际直接投资的作用,也强调了诱发国际直接投资的相对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发展中国家在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上的不足。但是该理论的研究对象仍然是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很难解释那些不具备独占性技术优势的发展中国家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为(唐彬、唐晓明,2011)。另外,过于注重对企业内部要素的研究,忽略了企业所处的特定社会政治、经济条件对企业经营决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