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高等教育制度伦理价值比较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在理清制度、伦理、制度伦理、高等教育制度伦理等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对美国高等教育制度伦理与中国高等教育制度伦理进行比较分析,试图通过两国高等教育制度伦理基本价值取向的探讨,分析中国、美国高等教育制度伦理的共性及其差异、各自优势及其存在的问题,从而进行制度转移研究,为完善我国高等教育制度伦理提出对策,最终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制度伦理的多元价值的均衡。

(二)研究意义

本研究是一个崭新的跨学科研究领域。它涉及诸如制度经济学、高等教育学、伦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应该说,以教育经济管理的学科背景进行本课题的研究,恰好具备了多学科的知识累积。

本研究有利于深化高等教育制度理论研究。目前对高等教育制度的研究有多个视角,比如制度经济学、社会学、高等教育学、管理学等,也有极少数学者开始从制度伦理角度对高等教育制度进行研究。但是,从制度伦理角度对高等教育制度进行制度转移研究,也就是进行中国和美国高等教育制度伦理比较研究,尝试制度伦理借鉴尚属首次。更加多维的视角,将会使教育经济管理学科更加丰富和完善。

本研究有利于深化人们对美国高等教育制度伦理的多元价值及其均衡理论认识,深化对中国高等教育制度伦理的多元价值的实然状态的非均衡及其应然状态的认识。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价值观念多元化,有些价值观念甚至发生冲突对抗,高等教育制度也是蕴含着多维价值诉求的丰富体系,诸如自由、公正、效率、理性及民主等价值会在高等教育制度内多元共生,实现一种动态的均衡乃至非均衡。

本课题有助于拓展伦理学学科理论研究。现代社会使公共制度的作用日益凸显,伦理学视野从传统的关注个体道德转向社会公共领域的群体道德,制度伦理成为公共伦理的核心问题,教育制度作为公共领域的一部分伴随大学步入社会中心而处于风口浪尖,如何以大学的逻辑建立现代大学制度迫在眉睫。目前对大学制度的研究有多个视角,比如制度经济学、高等教育学、管理学等,也有极少数学者开始从制度伦理角度对大学制度进行哲学层面的提升与思考。但是,从制度伦理角度对大学制度进行制度转移研究,也就是进行中美大学制度伦理比较研究,从而尝试制度伦理构建尚属首次。本研究开阔了制度伦理的研究视域,丰富和完善了伦理学理论。

西方管理主义以及在其影响下的政府再造运动,在我国目前的改革发展和社会生活中业已出现,在教育中表现尤为明显。最初的政府与学校之间的关系领域开始分化和改组,市场开始介入,出现了政府、市场和学校三种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力量。利益格局的多元化和市场的介入这两个因素使中国教育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高等教育制度选择、制定和执行中应该秉承哪些价值,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目前面临的严峻问题。因此,本研究有利于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制度创新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