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游世界第二站 东张西望游非洲

非洲是世界第二大洲,略小于亚洲,约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1/5。西濒大西洋,北接地中海,东临红海与印度洋,南部则为大西洋和印度洋汇流水域。因赤道横贯非洲的中部,有3/4的土地受到太阳的垂直照射,所以非洲有一半以上地区终年炎热。非洲是“阿非利加洲”的简称,而“阿非利加”在希腊文中就是“阳光灼热”的意思。在地理上习惯将非洲分为北非、东非、西非、中非和南非五个地区。北非通常包括埃及、苏丹、利比亚等国家;东非通常包括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坦桑尼亚等国家;西非通常包括毛里塔尼亚、塞内加尔等国家;中非通常包括乍得、喀麦隆、刚果等国家;南非通常包括赞比亚、安哥拉、南非等国家。
1.地球上的奇迹

吉萨金字塔位于埃及首都开罗西南13千米处的吉萨地区。在这里一块高约30米的台地上,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着三座金字塔,分别是胡夫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和孟考拉金字塔,通常称为“吉萨大金字塔群”。人们常说的位于世界七大奇迹之首的埃及金字塔(也是世界七大奇迹的唯一幸存者),就是指它而言。
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意为“宫殿”,借指国王)的陵墓。在古埃及文中,它被称作“庇里穆斯”,是“高”的意思。而金字塔是中国人的称谓,因为它的立面是三角形的,与中文的“金”字相似。根据学者们的研究,埃及金字塔的建造起源于这样的神话:古埃及国王奥西里斯被自己的兄弟杀害,凶手将他碎尸后扔到了尼罗河里。王后伊西丝悲痛欲绝,她找到了丈夫的遗体,伏尸痛哭。太阳神为之感动,就帮助她把碎尸还原,做成木乃伊。奥西里斯由此再生,成为冥界的主宰。法老们都相信这个神话是真实的,于是就在生前为自己修好了一个“永久的住所”,死后制成木乃伊后装入石棺,再送进陵墓。
古埃及的历代法老为自己修建了96座金字塔,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吉萨金字塔。而在吉萨金字塔中,又以胡夫金字塔最为高大雄伟。胡夫金字塔也称大金字塔,建于公元前26世纪,是古埃及第四王朝第二个国王胡夫的陵墓。它原高146.5米,因年久风化,顶端剥落,现高136.5米;底座每边原长232米,现长227米;塔底面积5.29万平方米。在埃菲尔铁塔没有问世前,它在4500多年的漫长岁月中,一直保持着全世界最高建筑物的记录。

走近埃及
埃及全称为阿拉伯埃及共和国,位于非洲东北部。国旗呈长方形,自上而下由红、白、黑三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组成,白色部分中间有国徽图案。红色象征革命,白色象征纯洁和光明前途,黑色象征埃及过去的黑暗岁月。埃及的国徽是一只金色的鹰,称萨拉丁雄鹰。金鹰昂首挺立,舒展双翼,象征胜利、勇敢和忠诚。鹰胸前为盾形的红、白、黑三色国旗图案。埃及的国花为睡莲。
居中的金字塔是胡夫的儿子哈夫拉国王的陵墓,建于公元前2650年,比胡夫金字塔低了3米,但由于其所在地势较高,所以儿子的金字塔显得要比老爸的金字塔还要高一些,它的建筑形式也更加完美壮观,塔前建有庙宇等附属建筑。
第三座金字塔属于胡夫的孙子孟考拉国王,建于公元前2600年左右。当时第四王朝进入衰落时期,国力不济,金字塔建不了那么高了,只有66.5米,但装修十分精美。
面对着高高耸立的金字塔,人们不禁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在遥远的古代,没有先进的机械设备,怎么能建成这么巨大的金字塔呢?公元5世纪时,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亲自来到埃及,实地对吉萨金字塔做过考察,留下如下记载:建造金字塔时,胡夫强迫所有的埃及人为他做工,10万人为一批,每批服役三个月,轮流替换。不计其数的古埃及奴隶从阿拉伯山拉来巨石,借助畜力和滚木,把巨石运到建筑地点,然后将场地四周天然的沙土堆成斜面,把巨石沿着斜面拉上金字塔,堆一层坡,砌一层石,逐渐加高金字塔。就这样,用了整整30年的时间,堆砌出令后人瞠目的奇迹来。

那么,举当时埃及全国之力,就能把这样一座金字塔造出来吗?以胡夫金字塔为例,它至少用了230万块石块,每块重约10吨。在没有任何起重工具的情况下,假如现场每天都有1万名砌石工人,每天都能将10块重达10吨的巨石推送上去,也要费时近700年,才能把这座金字塔建出来。胡夫金字塔的精确度也非常高,它的边长和角度的误差不超过一个人的大拇指;巨石之间拼接紧密,甚至连一枚硬币都插不进去。它的拐角处几乎是完美的直角,四个斜面正对着东西南北四方。当时的埃及人只有简单的石制或铜制工具,测量器也很粗糙,即使他们绝顶聪明,凭借如此简陋的工具,就能建造出如此精巧的金字塔来吗?
正因为围绕着吉萨金字塔出现了好多这样的疑问,所以有关它的传闻和猜测流传甚广。金字塔迷们津津乐道这样一个故事:当年拿破仑入侵埃及后,曾一个人在胡夫金字塔中住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早晨出来时,他脸色苍白,浑身冒汗,但他拒绝说明发生了什么事情,还下令不准任何人在他面前提起金字塔。许多年后,拿破仑在临终前透露,当年他在金字塔内预见了自己的命运,但他随即又改口说:“你们不会相信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