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1章

洁古云:壮人无积,虚人则有之,脾胃怯弱,气血两衰,四时有感,皆能成积。若遽以磨坚破结之药治之,疾须去而人已衰矣。干漆、 砂、三棱、大黄、牵牛之类,用时则暂快,药过则依然,气愈消,疾愈大,竟何益哉。故治积者,当先养正,则积自除,譬如满座皆君子,纵有一小人,自无容地而去,但令其真气实,胃气强,积自消矣。实中有积,大毒之剂治之尚不可过,况虚而有积者乎?此治积之一端也,邪正盛衰,固宜详审。

张子和曰:积之始成也,或因暴怒喜悲思恐之气,或伤酸甘辛咸之味,或停温凉寒热之饮,或受风寒暑湿燥火之邪,其初甚微,可呼吸按导,方寸大而去之,故不难也。若久而延之,留滞不去,遂成五积。

徐东皋曰:养正积除,此积之微者也;如脾胃失于健运,而气积、食积之不疏导者,惟养脾胃之正气,而滞积自疏矣。若夫大积大聚,如五积之久而成 病,坚固不移者,若非攻击悍利之药,岂能推逐之乎?惟虚弱之人,必用攻补兼施之法也。

针灸法

长桑君针积块 瘕法:先于块上针之,甚者,又于块首一针,块尾一针,讫,以艾灸之,立应。

一法曰:凡灸痞者,须灸痞根,无有不效。其法在脊背十三椎下,当脊中点墨记之,此非灸穴,却于墨之两旁各开三寸半,以指揣摸,觉微有动脉,即点穴灸之,大约穴与脐平。

多灸左边,或左右俱灸,此即痞根也。或患左灸右,患右灸左,亦效。

一、灸穴法:中脘、期门、章门、脾俞、三焦俞、通谷,此诸痞所宜灸者。

积痞在上者,宜灸:上脘、中脘、期门、章门之类。积块在下者,宜灸:天枢、章门、肾俞、气海、关元、中极、水道之类。凡灸之法,宜先上而后下,脐腹之壮用宜稍大,皆先灸七壮,或十四壮,以后渐次增加,愈多愈妙。以上诸穴皆能治痞,宜择而用之。然犹有不可按穴者,如痞之最坚处,或头、或尾、或突、或动处,但察其脉络所由者,皆当按其处而通灸之,火力所到,则其坚聚之气自然以渐解散,有神化之妙也。第灸痞之法,非一次便能必效,务须或彼或此,择其要者,至再至三,连次陆续灸之,无有不愈者。

积聚论列方

排气饮(新和六) 养中煎(新热四) 温胃饮(新热五) 归脾汤(补三二) 枳术丸(和七九) 芍药枳术丸(新和十六) 四磨饮(和五二) 十香丸(新和十五) 木香人参枳术丸(和八二) 理阴煎(新热三) 神香散(新和二十) 暖肝煎(新热十五) 五味异功散(补四) 肾气丸(补百二十) 保和丸(小三五) 《指迷》七气汤(和五一) 温白丸(攻六一) 和中丸(和八七) 秘方化滞丸(攻五八) 助气丸(攻六七) 三棱丸(攻六十) 大健脾丸(和八五) 胜红丸(攻六六) 《三因》红丸子(攻九六) 大和中饮(新和七) 感应丸(攻五四) 遇仙丹(攻五一) 小和中饮(新和八) 赤金豆(新攻二) 神佑丸(攻四八) 草豆蔻丸(和一六七)百顺丸(新攻六) 阿魏丸(攻六四) 阿魏膏(外三一二) 大硝石丸(攻五六) 琥珀膏(外三一七) 三圣膏(攻三八) 化铁丹(攻五九) 水红花膏(外三一九) 芦荟等丸(寒一六八后)

论外备用方

消食丸(和九十 行滞) 枳实丸(和八四 食癖) 木香槟榔丸(攻五十 火盛积坚) 曲术丸(和百十 宿食) 法制陈皮(和七十) 香砂枳术丸(和八十 气积) 白术丸(和三七八息积) 陈曲丸(热一六三 冷积泻痢) 曲 枳术丸(和八一 食积) 流气丸(和一五五逐寒滞) 桃仁煎(攻三九 血瘕) 枳实导滞丸(攻五七 湿热食积) 安脾散(热六七 冷积)三棱散(攻三六 积痞) 雄黄圣饼子(攻六九 去积) 三棱丸(攻三七、六十 血 食积)神保丸(攻五三 寒积痛) 穿山甲散(攻四十 血 ) 备急丸(攻五二 寒积) 消痞核桃(攻八七) 守病丸(攻六五) 红丸子(热百九十 寒食积) 熨痞方(攻八八) 大异香散(攻四四 胀满) 加减四物汤(妇百十二 血积)

心集·杂证谟痞满

经义

《太阴阳明论》曰:饮食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阴受之则入五脏,入五脏则满闭塞。

《生气通天论》曰:味过于甘,心气喘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浓。

《脏气法时论》曰:脾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

《厥论》曰:厥或令人腹满何也?曰:阴气盛于上则下虚,下虚则胀满。

《异法方宜论》曰:脏寒生满病。

《阴阳应象大论》曰:浊气在上,则生 胀。中满者,泻之于内。

《五脏生成篇》曰:腹满 胀,支膈 胁,下厥上冒,过在足太阴、阳明。

《大惑论》曰:人有善饥而不嗜食者,何气使然?曰:胃气热则消谷,故善饥;胃气逆上,则胃脘寒,故不嗜食也。

《脉解篇》曰:太阴所谓病胀者,阴盛而上走于阳明,阳明络属心,故上走心为噫也。

《经脉篇》曰:胃病则贲响腹胀。脾病则腹胀善噫。心主病则胸胁支满。

《六元正纪大论》曰:太阴所至,积饮痞膈,为中满霍乱吐下。寒气至则坚痞腹满,痛急下痢之病生矣。水郁之发,善厥逆,痞坚腹满。木郁之发,病膈咽不通,饮食不下。

《五常政大论》曰:备化之纪,其病痞。卑监之纪,其病留满痞塞。敦阜之纪,其病腹满。太阴司天,胸中不利,心下痞痛。

《气交变大论》曰:岁火不及,民病胁支满。复则病 溏腹满,食饮不下。岁水不及,民病腹满。

《至真要大论》曰:大阳司天,民病胸腹满。少阴之胜,腹满痛。太阳之胜,腹满食减。阳明之复,甚则心痛痞满。太阳之复,心痛痞满。

论证

痞者,痞塞不开之谓;满者,胀满不行之谓,盖满则近胀,而痞则不必胀也。所以痞满一证,大有疑辨,则在虚实二字。凡有邪有滞而痞者,实痞也;无物无滞而痞者,虚痞也。

有胀有痛而满者,实满也;无胀无痛而满者,虚满也。实痞实满者,可散可消;虚痞虚满者,非大加温补不可,此而错用,多致误人。

论治(共四条)

一、虚寒之痞,凡过于忧思,或过于劳倦,或饥饱失时,或病后脾气未醒,或脾胃素弱之人,而妄用寒凉克伐之剂,以致重伤脾气者,皆能有之,其证则无胀无闷,但不知饥,亦不欲食。问其胸腹胀痞,则曰亦觉有些,而又曰不甚胀。盖本非胀也,止因不欲食而自疑为胀耳。察其脉则缓弱无神,或弦多胃少,察其形则色平气怯,是皆脾虚不运而痞塞不开也。

此证极多,不得因其不食,妄用消耗,将至胃气日损,则变证百出矣。治宜温补,但使脾肾气强,则痞满开而饮食自进,元气自复矣。又凡脾胃虚者,多兼寒证,何也?盖脾胃属土,土虚者多因无火,土寒则气化无权,故多痞满,此即寒生于中也。亦有为生冷外寒所侵,而致中寒者,然胃强则寒不能侮,而寒能胜之,总由脾气之弱耳。此义详命门火候论中,当并察之。凡脾胃微虚,而若满非满,食少不化者,宜四君子汤,或异功散。若心脾气虚,或气有不顺者,归脾汤或治中汤。若三阴气血俱虚,治节不行,而不便于温者,宜五福饮。若中焦不暖,或嗳腐,或吞酸而痞满者,非温补不可,宜温胃饮、五君子煎,或理中汤、圣术煎,或参姜饮。若脾肾兼寒,命门不暖,则中焦不化,或腹溏,或胸腹喜暖畏寒,或上下腹俱膨膨,而小水黄涩者,宜理阴煎,甚者宜六味回阳饮。此二药最妙,而实人所罕知也。予尝治金孝廉,以劳倦思虑致伤脾气,别无他证,但绝口久不欲食,遂悉用参、术、归、熟附子、姜、桂、甘草之属,半月始愈。后因病后复不食如此,自分必死,仍用前药,大加姜附各至三钱而后愈。又一妇人,病后久不食,自言病前曾食牛肉,乞求去此,余佯应之,而培补如前,方得全愈。故凡病如此者,只宜温补,不可行滞。(新按)一、饮食偶伤,致为痞满者,当察其食滞之有无而治之。凡食滞未消而作痞满,或兼疼痛者,宜大和中饮,或和胃饮加减治之,或枳术丸亦可,甚者神香散。此有治按在肿胀门。

若食滞既消,脾气受伤不能营运,而虚痞不开者,当专扶脾气,微者异功散、养中煎,甚者五福饮、温胃饮、圣术煎。若命门母气不足者,治宜如前。若偶食寒凉伤胃,痞满不开,而不可补者,宜和胃饮加山楂、麦芽之类,或用浓朴温中汤。

一、实滞之痞,当察其所因而治之。若湿胜气滞而痞者,宜平胃散,或《良方》浓朴汤,或五苓散。若寒滞脾胃,或为痛为痞,而中气不虚者,浓朴温中汤。若脾寒气滞而痞者,和胃饮。若怒气暴伤,肝气未平而痞者,解肝煎。若大便气秘,上下不通而痞者,河间浓朴汤。若胃口停痰而痞者,二陈汤,或橘皮半夏汤。胃寒气滞停痰,痞而兼呕者,加减二陈汤。胶痰不开,壅滞胃口者,药不易化,须先用吐法,而后随证治之。若大便秘结不通,而痞满不开者,宜微利之。

一、外邪之痞:凡寒邪感人者,必自表入里,若邪浅在经,未入于府,则饮食如故,稍深则传入胸次,渐犯胃口,即不能饮食,是亦痞之类也。治此者,但解外邪,而或散或消,或温或补,邪去则胃口自和,痞满自去。此当于伤寒门求法治之。又伤寒家曰:阳证下之早者,乃为结胸,阴证下之早者,因成痞气。此以邪在表而攻其里,邪在阳而攻其阴,不当下而妄下之,以致邪气乘虚,陷结心下,是误治之害最危者也。实者硬满而痛,是为结胸;虚者满而不痛,是为痞气,宜审别治之。治法详结胸腹满条中。

述古(共三条)

丹溪曰:痞满与胀满不同,胀满内胀而外亦形,痞则内觉痞闷,而外无胀急之形也。盖由脾气不和,中央痞塞,皆土邪之所为也。有因误下里气虚,邪乘虚而入于心之分为痞者。

有不因误下而得之,如中气虚弱,不能运化精微而为痞者。有饮食、痰饮不能施化为痞者。

有湿热太甚,邪着心下为痞者。

东垣曰:伤寒痞者,从血中来,从外之内,从无形。杂病痞者,亦从血中来,从内之外,从有形。有形以苦泻之,无形以辛散之。《玉机》云:痞满之病,人皆知气不运也,独东垣以血病言之,谓下多则亡阴而损血,此前人之未论也。世之用气药治痞而不效者,盖不知此理故也。

刘宗浓曰:古方治痞,用黄芩、黄连、枳实之苦以泄之,浓朴、生姜、半夏之辛以散之,人参、白术之甘温以补之,茯苓、泽泻之咸淡以渗之,随其病之所在以调之也。既痞有湿,惟宜上下分消其气,果有内实之证,庶可略与疏导。世人苦于痞塞,喜行利药以求速效,临时通快,痞若再作,益以滋甚,是皆不察夫下多亡阴之意也。如结胸是实邪,大陷胸汤主之,痞是虚邪,诸泻心汤主之。愚据刘公此论,既云下多亡阴,又云痞是虚邪,诚然善矣,然欲用诸泻心汤以治虚邪,能无失乎?盖未知塞因塞用,别有神化之妙法,而痞满多在脾,尤不可以泻心也。

痞满论列方

二陈汤(和一) 四君子汤(补一) 五君子煎(新热六) 归脾汤(补三二) 治中汤(热十)大和中饮(新和七) 温胃饮(新热五) 神香散(新和二十) 理中汤(热一) 加减二陈汤(和二) 圣术煎(新热二五) 和胃饮(新和五) 理阴煎(新热三) 六味回阳饮(新热二) 平胃散(和十七) 养中煎(新热四) 橘皮半夏汤(和十三) 异功散(补四) 参姜饮(新热八)《良方》浓朴汤(和五四) 五苓散(和一八二) 五福饮(新补六) 河间浓朴汤(和三三六)解肝煎(新和十一) 枳术丸(和七九) 浓朴温中汤(热九十)

论外备用方

四君子汤(补一) 香砂六君汤(补七) 人参养胃汤(和二三四 和胃) 启脾丸(和八六行滞) 大健脾丸(和八五) 小半夏茯苓汤(和九 痰痞) 嘉禾散(和百六十 气痞) 八味理中丸(热七 虚寒) 沉香桂附丸(热百十一 中寒) 越鞠丸(和一五四 火郁) 胡椒理中汤(热六 虚寒) 半夏丁香丸(和百三十 气滞) 沉香降气散(和四十 气滞) 木香宽中散(和五五 行气) 藿香正气散(和二十 寒滞) 苏子降气汤(和四一 顺气) 葛花解酲汤(和一二四) 贴痞琥珀膏(外三一八) 熨痞方(攻八八) 消痞核桃(攻八七) 木香人参枳术丸(和八二) 水红花膏(外三一九) 消痞膏(外三一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