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智能家居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3 物联网如何由“偶像派”转向“实力派”

历史上真正为人类社会带来巨大变革的技术大多是那些融入生活而消失于无形的东西,比如造纸术、印刷术、电力网络等,物联网发展的最终意义同样在于此。

“万物互联”时代,各类创意爆发式涌现,概念喧嚣之后,如何促进市场应用落地,让物联技术真正融入大众、惠及生活?这是困扰行业已久的问题。物联网应用要实现由“偶像派”向“实力派”的逐步蜕变,我认为至少要做到4个方面的改变。

首先,物联网市场应用是经济问题,不是政府职能问题,政府的角色定位需转变。

相比于互联网的“草根性”,物联网从出生就含着政府的“金钥匙”。政府的引导或直接参与是物联网发展取得阶段成果的保证,这一点在中国尤为突出,可以说中国物联网的发展落地,政府的角色不可或缺。

物联网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很多行业应用具有很大的交叉性。由于这些应用分属不同的部门,因此想要发展物联网应用,在产业化过程中必须加强各个领域的互动。此时,如果有政府部门出面,那么很多沟通协调的难题就会迎刃而解,出于这个原因,很多企业选择了有政府协调指导并参与的项目。

那么,如何看待物联网发展中政府与市场的作用?本人认为,现阶段,由于物联网处于概念、论证和试验的应用初级阶段,在特定的监管形式下,“政府驱动”是我国诸多产业发展的模式,物联网这一互联网、硬件、基础设施等跨界整合的产业在前期发展阶段同样需要借助政府这只“有形的手”进行推动。

以盈利模式为例,物联网对于多数企业来说是个新出现的业务,因此并没有现成的盈利模式可循。物联网发展初期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来培育市场,这对于很多中小型公司而言风险相对较大,一些注重短期盈利的风投并不愿介入其中,企业的初创资金链问题限制了物联网应用的市场可操作性。也正因为如此,目前来看,很多中小型企业为了规避风险纷纷选择政府出资的项目,一是资金上有保障,二是可减少业务发展的不确定性。

物联网企业目前的发展情况与互联网企业存在很大的区别。互联网企业发展之初基本是依靠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在推动,而对于物联网企业,在种种因素的作用下,政府这只“有形的手”成为了其发展的主要推手。

随着各项技术、政策的逐渐成熟以及平台生态圈的建立,物联网的市场化应用、普及和发展最终还是要靠市场这只“无形的手”。物联网要发展,政府这只“有形的手”需要在适时退出干预,让“无形的手”充分发挥其作用,这样才能真正提高物联网发展各企业的参与度。在未来的5~10年内,随着服务商的加入以及个性化服务的提供,会逐步打开个人和家庭应用市场。

其次,“共性平台+多元应用”发展模式的不断完善是物联网发展应用的关键。

近年的物联网应用展会上多了一个新的词汇——物联网平台,该平台与目前谷歌等巨头的互联网平台有类似之处,是“共性平台+多元应用”的模式,平台思路是物联网发展进步的表现之一,这无疑将推动产业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物联网发展主要是由政府主导,通过推动物联网示范工程建设形式进行。这种方式在发展前期固然重要,但对于进入市场化发展阶段来说,这种指导与示范并不是推动发展的关键形式。

物联网能够延伸到不同的领域,主要是由于其发展具有分散化和小众化的特征,针对不同的行业甚至不同的场景都能延伸出不同的应用,而这些应用的要求也都存在差异,因此物联网的产品形态、系统应用及感知服务应该是多样化的,但是这种多样化需要克服应用规模狭隘的问题。

稳定持续的物联网发展思路应该思考共性与个性协调的问题。于是能否打造一个标准的系统生态平台,形成统一的应用、管理标准,然后通过端口的开放,将不同个性的应用与硬件融合进来就成为物联网发展的关键。谁把系统生态平台攻下来,谁就能占领物联网产业化的制高点。

再次,物联网普及推广亟待解决“标准统一”的问题。

古人常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行业发展同样如此。没有统一的标准,行业便会“乱草丛生”,这不仅给企业带来困扰,也给消费者带来了很大难题。于是尽快出台一套行业标准,规范物联网领域产品和市场成为行业及终端共同的呼声。

物联网的应用前景有着无限的吸引力,但是横摆在推广和普及面前,首先要跨越的门槛便是标准的统一。不同品类、不同用途的家电产品需要融入同一个网络,需要实现通信设置控制,必然需要可以互相衔接的标准接口和相关通信协议的标准,这些标准的统一对于提升物联网推广速度至关重要。

但是从目前来看,国内关于物联网家电的相关标准还处于起步阶段,缺乏明确的部门引导和规定,而相关接口和联动的相关设备缺乏统一,因此会存在出现多种接口设备的潜在可能,这将为后续的推广普及造成混乱。以物联网家电为例,数年前的高清影音格式之争就是个教训,当索尼蓝光和东芝阵营的HDVD在争夺市场的时候,国内出现了多个“某企业+某部门”诞生的高清影音格式标准,最后的结果是几年乱战下来,当蓝光统一天下的时候,谁都没能分得多少蛋糕,成为了一场闹剧。

抛开利益之争,由统一的相关部门加以推动逐步建立起产业统一标准,并从核心技术研发、信息化基础等多个环节予以加强,联合国内各家电企业统一标准,统一推广,物联网才有希望从概念而成为普遍的应用。

最后,突破技术创新瓶颈才能真正推动应用普及。

物联网最为核心的是感知层的器件和设备以及以此为基础搭建而成的系统网络。相对于互联网,物联网的应用要复杂很多。在面对复杂的需求环境时,我们的芯片、敏感器件等基础技术特别是高精度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

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传感器产品种类在6000种左右,而国外已超过20000。国内中高端传感器进口占比达80%,传感器芯片进口更是达90%,其中数字化、智能化、微型化等高新技术产品严重短缺。物联网未来的发展关键在于RFID、传感器、嵌入式软件及传输数据计算等领域,但国内企业都没有在某个领域处于垄断地位的技术和企业。

此外我国在技术创新领域,很多都仍属于模仿创新,缺乏原始创新,特别是核心技术领域亟待寻求突破。一味模仿尽管加快了国内厂商进入物联网产业的进度,但也限制了其未来发展和产业链上的话语权,同时拖后了核心技术的研发和行业标准的制定,而这种技术方向上的不明朗也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投入热情,如此循环,中国的物联网产业极容易在企业的观望中停滞不前。因此,物联技术要真正实现普及,必须要有自己独立的核心技术,要做到这些,我们首先需要统一标准,并结合我国低成本信息化的特点,选取资源、安保、环保、城市管理、物流、家居等行业为切入点,围绕需求,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和技术集成研发,进行技术示范,探索发展途径;此外,还要进一步重视节能、降耗、绿色、低碳、低成本、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简单、便捷、节能是物联网应用普及的基本要求,除了上述4个宏观方面的改善外,微观具体的事项上,以下几方面的完善将是发展的大势所趋。

1.更小尺寸、更快运行、灵活敏捷的端到端解决方案是有效路径

物联网时代是一个计算无处不在的新时代,每个设备、每个物体都将具备计算能力,这意味着集成的计算解决方案必将向尺寸更小、运行速度更快、功能更敏捷、产量更大的方向演化。关于这一点英特尔在物联网领域的核心策略值得学习。

它主要通过开发智能硬件设备、网关,促进传统系统与云的连接以及实现端到端的分析,从大数据中挖掘商业价值,从而加速包括零售、车载系统、数字安全监控等在内的端到端解决方案的开发和部署。

在该策略指引下,2013年9月,英特尔宣布推出夸克(Quark)处理器系列,它是专为那些不仅要有更高性能,更需要优先考虑更低功耗、更小尺寸的应用而设计的。这些全新低功耗产品使英特尔的计算力触角得以延伸,进入从工业物联网到可穿戴计算设备等日益增长的细分市场。

2014年1月,英特尔在CES上又宣布了基于夸克技术的Edison计算平台。该平台内置无线功能并支持多个操作系统,外形仅SD卡大小;同时,中国英特尔物联技术研究院第一批创新技术成果已经日趋成熟,包括物联网式空气监测与服务平台、基于室内定位技术的智能商业平台、基于视频前端服务器技术的商业智能数据分析平台等。毫无疑问,完整而轻便的端到端解决方案更加适合市场的实际运作,有利于终端应用的真正落地。

2.新型低能耗需求的可穿戴设备:物联网技术终端落地的正面力量

数据表明可穿戴技术的应用已经遍布全球。任何通过加入连接能力、穿戴在身上并为用户提供有价值信息的产品都可以定义成为一款可穿戴产品。以衣服为例,只要我们为衣服加入传感,使它可以连接到互联网,它就可以变成一款可穿戴产品。而这种基于人的可穿戴产品将成为物联网世界中实现人与物交互的核心终端。

可穿戴产品的普及也将对物联网发展起到关键的作用,而目前需要解决的是如降低功耗、高精传感、精准数据、大数据分析等这样的技术。通过这些技术的突破,将更大程度地实现产品与智能设备的连接互动,因为可穿戴设备不仅提供了收集数据的窗口,还同时起着将这些数据发送到云端的中心枢纽的作用。例如:4G以及无线技术的发展将大大降低可穿戴设备对数据处理和功耗的需求,反过来,又为制造商及消费者降低了相应的成本和花费,这将为物联网的普及、应用和发展带来巨大的正面效应。

3.低功耗蓝牙与WiFi应用:物联网发展应用的中坚力量

作为推动物联网发展和应用的中坚力量,WiFi、智能蓝牙、NFC和GPS这些成熟、高效的无线连接设计可以提高设备应用的效率,使得制造商能够设计、制造并推出消费者买得起的产品,从而鼓励大众消费。

令人惊叹的低功耗智能蓝牙技术已经引起世界范围内的OS供应商的重视。基于对智能蓝牙在无线领域影响力的快速认知,苹果已在其几乎所有设备上加入了对智能蓝牙的支持。

高通创锐讯进军物联网的利器之一则是低功耗WiFi解决方案QCA4002/4004网络平台。该公司资深副总裁郑建生认为,之所以称为平台,是因为两款产品不但在芯片设计上采用一颗单芯片处理器和内存,无需使用其他MCU产品,还同时纳入了IP堆栈、软件中间件架构AllJoyn以及完整的网络服务,以协助客户以最低的开发成本将低功耗WiFi功能增加至任何产品。目前,海尔已在其洗衣机/烘干机和空调设备上采用了QCA4004。

连接技术的低功耗化为物联网发展的应用普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高精传感器应用:物联网飞速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

传感器技术的日臻成熟是物联网飞速发展的一大重要驱动因素,它通过将现实世界的物理信息转化为虚拟数据,进而推动小尺寸、低成本与低功耗的应用趋势持续发展。

此外,高精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将促使智能硬件不断朝着小型化方向发展,这一方面将使得智能硬件更精美,另外一方面将使得监测的灵敏度与准确性更高。

同时,这也将推动智能硬件以及物联网的元器件行业不断成长。事实上,第一代可穿戴式设备大部分以及物联网大部分硬件都是基于“现成的”连接器设计,即尽可能地将各种功能组件集成至最小尺寸的封装中;然而新一代微型高精产品的发展将在缩小尺寸、降低成本和简化组装等方面更加精益求精,从个人电脑到笔记本电脑再到智能手机,无不体现这一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