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诗歌美学追求的自警
——读辛笛的《姿》
美的创造者应该是真正的美的爱护者。对美的弱点的批评也是对美的生命的珍视。《姿》这首诗表现了辛笛作为一个真正诗人的这一品格和境界。
《姿》是一首谈论艺术观念的诗,也是一首谈论生命价值的诗。诗人是通过对芦苇这一年青的白花的对话,来完成自己的任务的。
这是在拥来挤去的人丛中,被诗人遇见的一束“年青的白花”。这白花是美丽的。她具有像一幅画“不可缺少的颜色”一样的美丽,她也有一种特有的浸人肺腑的“淡淡的馨凉”。她当然也拥有“以此自傲”的弱点。但是,这种颜色,这种美丽,带来了价值和意义,也带来了无知和自害。因为,清醒的诗人知道,这年青的白花还不懂得自身生命最重要的根基:任何来自人群和土地的生命都不能离开土地和人民而存在。“原来你在美丽中瘦了/你还不懂人群是似海如潮/你还不懂只有空气/没有土地是生活不下去的。”到这里,诗人把这一带有高度社会使命感和艺术使命感的诗的观念,表达得再清楚不过了。这当然只是诗的方式的表达,不是理论概念的陈述。
诗人为了更深地展示这一主题,没有到这里打住。他要告诉人们,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在下面的诗中,作者更进一步展示了这一道理:矜持于自身的美,就可能连这美的生命根源也忘得一干二净,美也就丧失自身了。“你仿佛在绰约的姿容里就忘了一切/忘了身在何处/忘了是一支禁不起风的芦苇。”在那个没有“安详的快乐”的国度里,虽然你的美带给你令人瞩目的“圣洁的光辉”,但是这爱怜,这瞩目,都不能改变注定的命运:“你吗,年青的白花?/可是你是吹弹不起的/你会立时立地破了/就像一个水泡泡。”离开土地,离开生活的人群,最美的圣洁也是最脆弱的存在。
这首诗写作于作者的一个黑暗与光明交战的苦闷时期,是一首在苦难中思考艺术生命和人生价值的诗。作者的高明处,是他没有概念化地传达自己的思考。他找到了自己思想的“客观对应物”:那既有圣洁的颜色,又经不起风的吹弹的芦苇——年青的花,作为他的象征的寄托者。诗人在对白花的独白中表达了自己的思考。作者没有诅咒,没有申斥,而是在对美的肯定中对美的价值作了警醒的劝悟。艺术创造的弱点要用艺术的方式来改变。这诗是对美的关注,诗的观念也具有一种美的品格。
《姿》写的是“绰约的姿容”的美。既看到美的价值又寻求美的生命便是这首诗里展示的思想内涵。题目简洁,又富暗示性。全诗的第一人称的语气与年青的白花谈话,由平叙的“你吗,年青的白花”开头,到疑问的“你吗,年青的白花?”结束,形成完美的艺术整体。从头到尾,对话是单向进行的,但有起有伏,转折跌宕,富于韵味。诗人拉远了客观事物与传达喻意的距离,使之陌生化,增加了暗示度;诗人又拉短了喻体的意象与抒情主体的关系,增强了亲切感。而暗示与亲切这两者的结果,是具有含蓄蕴藉特征的传统诗与西方象征诗共同的艺术品格。《姿》正因具备了这一品格而为人们所钟爱。
现代诗的艺术容量是很阔大的。在艺术美的追求中,在人生美的追求中,读读这首诗可以得到很深的感悟与警醒。在“安详的快乐”久已不属于这片土地的时代里,诗人这种对艺术美与人生美的反思值得多少迷误者自悟自重?时过近50年后,这一声音仍然有很高的审美自省的价值!
(孙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