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保养你的肾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章 基础知识篇(4)

慢性肾衰时,尿素在胃肠道被细菌的尿素酶分解为氨后,刺激胃肠道黏膜产生炎症或溃疡;尿毒症毒素特别是中分子物质等影响细胞代谢,导致细胞水肿;肾功能减退影响胃泌素的排泄和失活形成高胃泌素低胃酸的情况等因素,均可导致消化功能失调,出现恶心呕吐。通过临床观察,消化系统症状的轻重与肾功能毁损的程度及尿素氮数值的高低,基本是一致的。

39.正常尿液的颜色

正常尿液呈淡黄色。尿的色素主要来自尿黄素及少量的尿胆素和尿红质,这些物质都是机体新陈代谢的产物。饮水少或出汗多时,尿量减少尿液浓缩,尿色变为深黄。大量饮水时尿量增加尿液稀释,尿色变浅。

正常尿的颜色可受到某些食物和药物的影响:如进食大量胡萝卜,或服用维生素B、山道年时尿呈亮黄色;服用痢特灵、大黄时尿呈深黄色或棕褐色;使用氨苯蝶啶可使尿出现淡蓝色;使用美蓝可使尿呈蓝绿色;注射酚红后可使碱性尿呈粉红色。

正常新鲜排出的尿是透明的,摇晃后有少量白色或淡黄色泡沫,放置后可出现轻微混浊,这是由于冷却后尿液中有盐类物质析出。碱性尿中易析出磷酸盐和碳酸盐结晶,使尿液呈灰白色混浊。酸性尿中易析出尿酸盐结晶,使尿液呈淡红色混浊。磷酸盐和碳酸盐结晶加醋酸后会消失使尿液重新变清,尿酸盐结晶加热后或加碱后也会消失使尿液变清。只有加热、加酸都不能使之变清的尿液才考虑为病理性的尿液。

40.病理状态时尿的颜色有哪些改变

尿崩症、糖尿病时由于尿量增加,尿液稀释,尿的颜色浅淡甚至无色。

发热、脱水或其他引起代谢亢进的疾病可使尿液浓缩或尿中代谢产物增加,尿的颜色会加深或呈橙黄色。

肝细胞性、阻塞性或溶血性黄疸时,尿内含有大量直接胆红素,尿胆素及胆绿素也增多,尿液可呈黄褐色、黄绿色至棕绿色,振荡后会有较多黄色泡沫产生。

泌尿系统的结石、结核、肿瘤以及急性肾炎出现血尿时,尿液呈红色。每升尿内含血量超过1毫升尿液即可呈红色,医学上称肉眼血尿。由于出血量不同可呈淡棕红色、云雾状、洗肉水样或混有血凝块。某些出血性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也可出现血尿。

当血管内红细胞大量被破坏时,游离的血红蛋白通过肾小球排出而形成血红蛋白尿,这种尿呈浓茶色或酱油色,其特征是尿沉渣镜检无红细胞,但隐血试验呈阳性反应。临床上常见于蚕豆病、阵发性血红蛋白尿症、恶性疟疾、血型不合的输血反应及某些溶血性疾病。

尿路出血时如果尿液呈酸性,尿中正铁血红素增多;黑色素癌或其他伴有黑色素沉着的疾病,尿中出现黑色素;酸中毒时尿中排出氢醌与儿茶酚胺,上述情况下尿液均可呈棕色或棕黑色。

绿脓杆菌败血症时,因尿中含绿珠蛋白,尿液可呈淡绿色。

丝虫病或其他原因造成的尿路乳糜瘘时出现的乳糜尿为白色混浊尿。泌尿系化脓性感染出现的脓尿以及在骨折、糖尿病、磷中毒、砷中毒、一氧化碳中毒、肾病综合征时尿中含有大量脂肪颗粒,其外观与乳糜尿相同。这种尿与尿中盐类沉淀产生的乳白色混浊尿不同,加酸、加热都没有变化。

41.怎样确定多尿、少尿、无尿

正常人在一般情况下,24小时尿量在1500毫升左右,若经常超过2500毫升者称为多尿。

如24小时尿量少于400毫升,或每小时尿量少于17毫升,称为少尿。

如24小时尿量少于100毫升,或者12小时全无尿,则称为无尿。

正常成人夜间排尿0~2次,尿量为300~400毫升,相当于全日总尿量的1/4~1/3。若夜间尿量和次数明显增加,称为夜尿多。多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于慢性肾盂肾炎病人,夜尿多常为肾功能减退的一个信号。少尿与无尿是临床上极为严重的急症,应立即寻找病因,迅速而有效地予以处理;对于慢性肾盂肾炎引起的慢性肾衰病人,则是终末期的表现。

42.尿量改变与疾病的关系

尿量超过2500毫升称为多尿,除见于大量饮水、服用利尿药物等生理情况外,主要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尿期、慢性间质性肾炎、糖尿病、尿崩症和精神性多饮多尿症。每24小时尿量超过4000毫升称为尿崩,根据病因可分为肾性尿崩、垂体性尿崩和精神性尿崩三种。

每24小时尿量少于400毫升(或每小时少于17毫升)称为少尿。可见于饮水量少、高温劳动出汗过多或频繁呕吐、腹泻而液体补充不足者。根据病因可分为肾前性少尿、肾源性少尿及肾后性少尿三种。

每24小时尿量少于100毫升称为无尿,见于双侧肾皮质坏死、严重急性肾功能衰竭或完全性肾后性梗阻。

正常饮食情况下,如夜尿量超过750毫升甚至超过昼尿量称为夜尿多,示肾脏浓缩功能减退。

43.衡量夜尿多少的临床意义

对夜尿量多少的衡量,可以判断肾脏的浓缩和稀释功能。

正常人夜间从晚上20时至次晨8时,一般排尿0~2次,夜尿总量平均约500毫升,相当于全日尿量的1/3左右。

若夜尿量超过白天总量及排尿次数明显增多时,特别是入睡后半夜仍需起床排尿者,称为夜尿多。通常当肾功能不全时,肾小管功能损害,浓缩尿液的能力减退,重吸收水分减少,使夜尿量增加,尿量一般可超过750毫升。常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高血压肾动脉硬化及慢性肾功能不全等。当体内水液潴留量多,特别是心功能不全时,晚上平卧后回心血量增多,肾血流随之增加,尿量也增多,常见于各种心脏病伴发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另外,失眠或精神因素也可导致夜尿增多,常以夜尿次数增多为主。

尿量的多少可以判断病变的部位,肾小管损害严重则尿液的重吸收障碍,出现夜尿增多,比重下降。而肾小球损害严重,肾小管功能相对正常时,则夜尿正常或减少。

44.肾性少尿和无尿常见于哪些疾病

肾前性少尿或无尿:是由于全身有效循环血量不足,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压及滤过率降低所致。常见于大出血、脱水、休克、烧伤、低血压、肾动脉或静脉栓塞或邻近的肿瘤压迫等。

肾性少尿或无尿:由于肾实质受到损害而引起尿量减少或无尿。常见于挤压综合征引起的肾缺血;磺胺、汞剂中毒引起的急性肾小管坏死;各种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继发性肾小球肾炎;流行性出血热、败血症、钩端螺旋体病等严重感染疾病;急性间质性肾炎、肾内梗阻病症。

肾后性少尿或无尿:常见于尿道狭窄、前列腺肥大或肿瘤,膀胱颈阻塞致尿道梗阻;或结石、血块、疤痕及附近肿块压迫或腹膜后纤维化所致的输尿管阻塞。

45.什么是脓尿

尿液中含有大量的脓细胞时,称为脓尿。临床上指的脓细胞就是变性的白细胞,故又称白细胞尿。

正常人的尿中只含少量的白细胞,取清洁的中段尿,经离心沉淀做镜检,通常每高倍视野<3~5个,或者用不离心的均匀尿液做镜检,每3~5高倍视野<1个。若12小时尿白细胞计数>100万者为异常;1小时尿白细胞计数>40万者为脓尿。

脓尿的程度按尿中含白细胞的数量而定,一般可分为镜下脓尿和肉眼脓尿。

46.哪些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可引起脓尿

肾脏疾病:肾盂肾炎、肾脓肿、肾乳头坏死、肾结核、肾结石、肾肿瘤、髓质海绵肾、肾小球肾炎、各种继发性肾病等。

输尿管疾病:输尿管结石、肿瘤、巨大输尿管、结核、炎症等。

膀胱疾病:膀胱炎症、结核、结石、肿瘤、异物等。

尿道疾病:尿道炎症、结石、肿瘤、异物、憩室、狭窄、尿道旁腺炎或脓肿、龟头炎、包茎炎等。

前列腺疾病:前列腺炎症、脓肿、肿瘤等。

精囊疾病:精囊炎症、脓肿等。

47.什么是血尿

血尿是指尿中红细胞异常增多,临床上有镜下血尿和肉眼血尿两种。

无论是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均应结合其症状查清原因。有的患者镜下出现血尿,但不一定患有泌尿系统疾病,如由病毒或细菌感染所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发热疾病,脱水或剧烈运动后,均可出现暂时性的镜下血尿,属于正常情况,但肉眼血尿应视为异常现象。

正常人尿中有红细胞吗

正常人尿中有红细胞,一般用显微镜检查每高倍视野0~2个,形状为浅黄色双凹圆盘形,在浓缩尿中红细胞常被皱缩成球形,在低渗尿作用下红细胞吸水胀大,血红蛋白从红细胞中脱出,成为一个无色的圆圈,为红细胞淡影。留取12小时尿进行细胞计数(艾迪计数),红细胞数小于50万个可认为正常。在剧烈运动、重体力劳动或长久站立后,尿中可能出现一时性红细胞轻度增多,也可认为正常。

48.什么是假性血尿

假性血尿是指其他部位的血污染了尿液造成的,或由于某些药物、新陈代谢异常及某种血液病造成的尿的颜色改变。

49.如何鉴别真假血尿

血尿要与月经、子宫出血、阴道出血或痔疮出血等污染尿液所造成的血尿相区别。

血尿要与血红蛋白尿相区别:血红蛋白尿一般呈均匀暗红色,如含大量血红蛋白时,可呈酱油样,镜检无红细胞或仅发现少数红细胞,而潜血阳性。这是一种由于先天或后天原因引起红细胞寿命缩短、过度破坏,游离血红蛋白明显增多,多余的血红蛋白自肾脏滤过,出现血红蛋白尿。

血尿要与紫质尿相区别:由于新陈代谢异常,引起的血紫质病或铅中毒,可产生大量紫质引起紫质尿。紫质尿放置或经太阳晒后,尿色变为红色、棕红色或葡萄酒色,均匀或混浊,但镜下查无红细胞,尿潜血呈阴性,但尿胆原实验阳性。

血尿要与某些药物、染料试剂引起的尿颜色改变相区别:例如,口服氨替比林、山道年、大黄等,在碱性尿中可呈红色。另外做肾功能试验的酚红、做肝功能试验的磺溴肽钠药物均可使尿呈红色,但化验尿中无红细胞,尿潜血呈阴性。

50.血尿的常见病因

泌尿系统疾病:临床上绝大多数血尿均见于此类疾病,包括肾小球肾炎、泌尿系结石、泌尿系感染(包括结核)、泌尿系肿瘤及损伤、多囊肾、海绵肾、肾血管瘤等,以及某些药物毒物的毒性反应或变态反应所致的肾损害,均可出现血尿。

邻近器官疾病波及泌尿系统:如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急性阑尾炎、急性输卵管炎、结肠憩室炎或邻近器官的肿瘤等,也可出现血尿,以镜下血尿为主。

全身性疾病:主要见于血液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血友病,也可见于心血管疾病引起的肾梗死、高血压肾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等,流行性脑膜炎、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丝虫病等传染性疾病及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结节性多动脉炎等均可引起血尿。另外,变态反应性疾病、肾下垂、游走肾等也可引起血尿。

功能性血尿:常见于运动性血尿,是指健康人运动后出现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休息后血尿消失,不伴有其他特异性症状和体征,如水肿、高血压、贫血等。

因此,一旦临床上出现血尿后,应该首先排外其他系统所导致的血尿,才能确诊是肾脏疾病所致。

51.上泌尿道出血的特点

血尿为全程性,均匀,颜色常为暗棕色。

常伴发肾区钝痛或肾绞痛。

血块为条状,有时可发现红细胞管型或其他管型。

一般无明显排尿不适症状,如伴有膀胱病变时,可出现排尿不适症状,甚至血块堵塞尿道时,发生排尿困难。

52.下泌尿道出血的特点

常伴有排尿不适,但肿瘤出血可为无痛性血尿。

血尿颜色较鲜红,可为终末血尿或初血尿。

53.肾小球疾病时的血尿特点

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同时伴有管型尿,以红细胞管型为主,用相差显微镜检查较易发现。

血尿的同时尿蛋白明显增多,肉眼血尿时尿蛋白定量>1克/升;镜下血尿时,尿蛋白定量>1克/24小时。

尿液镜检观察到尿中红细胞形态多为畸形红细胞,红细胞形态奇异,大小差异明显,用相差显微镜易于观察。

54.哪些肾小球疾病以血尿为主要临床表现

临床上以血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肾小球疾病主要见于:

IgA肾病:它以反复的咽喉炎及血尿为特点,镜下血尿常持续存在。肾穿刺免疫荧光显示以肾小球系膜区为主的IgA免疫复合物沉积。

良性家族性血尿:本病以血尿为临床特点,不伴有高血压及肾功能不全,部分病人存在家族史。肾活检做电镜形态计量学测定,可发现肾小球基膜呈弥漫性变薄,而光镜及免疫荧光检查正常则可诊断。

良性再发性血尿:它与良性家族性血尿的区别在于没有明显家族史,肾活检电镜下基膜厚度正常。

遗传性肾炎:它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血尿,肾功能呈进行性恶化,常常伴有神经性耳聋、中耳炎和各种眼疾,有家族史。此病预后不佳。

局灶性肾小球肾炎:临床以血尿为主,伴有肾炎综合征表现,肾组织病理改变为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炎症。

此外,急性肾炎、急进性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和慢性肾盂肾炎、膀胱炎、肾结核、泌尿系结石及先天性多囊肾等均可以血尿为主要临床表现。

55.什么是运动性血尿

运动性血尿是指健康人运动之后,偶有血尿产生,可伴有血凝块排出,会阴部不适,常反复发作,休息后血尿消失,肾功能及血压正常。尿中红细胞可为畸形红细胞。除血尿外,不伴有其他特异性症状和体征。

运动性血尿的发生机理还不清楚,治疗时,以消除诱因,对症处理为主,应中止运动,进行全面检查,排除病理性血尿。

56.尿频、尿急、尿痛的原因

尿频:是指小便次数增加,有的人每小时4~5次,甚者达10余次,而每次尿量十几毫升或几毫升。

尿急:是指有尿意时即需排尿,甚至来不及解裤。

尿痛:是指小便时疼痛或有烧灼感。

尿频、尿急、尿痛是尿道、膀胱或前列腺疾患时常见的症状。可以是感染因素引起,也可以是非感染因素引起。

引起尿频、尿急、尿痛的主要原因是感染,而感染的病因是多种的,可以是病毒、细菌、真菌,也可以是结核、衣原体、滴虫感染。在正常女性,尿道前段可有葡萄球菌、肠球菌、类白喉菌,偶尔有革兰阴性菌,在一般情况下并不会引起尿路感染,但如进入膀胱、肾盂就有可能引起尿频、尿急、尿痛症状。

与尿路梗阻有关的尿路感染还有尿路的结石、肿瘤、尿路的憩室等。

少年儿童如果反复发生尿频、尿急、尿痛,要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排除先天性的尿路畸形,如膀胱输尿管的反流、肾脏位置异常、马蹄肾等。

糖尿病发生尿潴留的病人,或慢性病长期卧床的病人,因尿潴留或身体抵抗力差常引起尿路感染而出现尿频、尿急、尿痛。

当病人处于昏迷状态,或前列腺肥大引起排尿困难,或手术后需要插导尿管或留置导尿管也会引起尿路感染。做膀胱镜检查发生尿路感染的概率则更大。

57.什么是肾性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