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朱英诞诗歌研究
王泽龙等更新时间:2025-04-23 14:51:36
最新章节:第20章 注释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朱英诞作为京派文人群中一位代表性诗人,他的诗歌创作与诗歌理论批评是一份有待开发的宝贵现代诗学资源。本书按照朱英诞诗歌综论与专题论、朱英诞诗歌与中外诗歌传统比较论、朱英诞诗歌理论与批评研究三个部分,分别探讨了朱英诞现代诗歌的意象、理趣、风格特征,朱英诞现代诗与古代山水诗传统、与西方象征主义诗歌艺术的关系,朱英诞诗歌理论批评,朱英诞旧体诗文化心理与形式特征。较系统性阐释了朱英诞诗歌与古为新、传统与现代交融互涉的艺术经验。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3-12-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王泽龙等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中国新诗传播接受与经典化研究
本书研究中国新诗传播接受与经典化,既梳理中国新诗传播接受之历史,以文献呈现新诗传播接受之特点,又深入论证传播接受与经典化之关系;既研究新诗批评和选本塑造经典之特点,又对新诗史著作叙述、指认新诗经典的历史过程进行梳理、论证,由此总结新诗经典化特点、规律,反思新诗创作。本书历史梳理与理论思考相结合,是该领域重要专著。文学19.2万字 - 会员
博弈:女性文学与生态
本书从多重生态视角与立场,考察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女性文学与生态之间的博弈,探寻女性自我的生存与发展状态,以及关切女性与自然、男性、文学、社会、文化、性别等环境之间的关系。从梳理中国女性生态写作的背景与资源,到剖析女性生态写作的现状与发展轨迹,再到甄别与西方生态女性写作的本质差异,揭示中国女性写作的美学形态与内在切换。审视了女性生态写作主体姿态。进而重申女性生态写作的路标,在于女作家以生态审美,文学29.1万字 - 会员
鲁迅北京交游研究
本书从城市空间的角度,论述了北京城市空间的政治性对鲁迅思想和创作的影响,将鲁迅在北京城与不同个体或群体的各种交游相互关联起来,形成网络结构,呈现出一条鲁迅从教育部官员到新文化人,再到高校教师、深受青年敬仰的思想家和文学家的发展脉络。文学18.4万字 - 会员
英语世界的茅盾研究
本书以英语世界的茅盾研究为研究对象,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对英语世界茅盾作品的译介、研究成果进行细致系统地梳理和研究,评介从西方文化的视域所解读的茅盾及其作品的译介及研究情况,以期能为国内的茅盾研究乃至现当代文学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文学22.5万字 - 会员
四十年代自由主义文学研究
在20世纪40年代,中国自由主义文学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本书试图将自由主义文学放置于具体的历史语境之中,考察它在40年代所面临的压力与挑战,在不同的政治环境中,它如何进行自我定位,如何调整作家、文学与社会、时代乃至国族之间的关系。本书试图超越文学与政治二元对立的观点,用历史的、审美的立场厘清40年代自由主义作家的文学思想与政治理想,辨析自由主义文学与左翼文学等之间的复杂关系,揭示40年代自由主义文学22.9万字 - 会员
文学大众化与解放区小说研究
本书从文学大众化的维度力求整体上对解放区小说给以关注,把文学的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结合起来,依据解放区小说创作在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上形成的独特特征为章节进行编排,以论述解放区小说创作的总体特征。本书侧重于研究文学大众化思潮对解放区作家的创作理念、审美情趣、艺术手法、写作状态的影响,进而研究解放区作家在大众化追求、小说题材、结构形式、地域化风格等方面的创作实践。文学25.4万字 - 会员
弗吉尼亚·伍尔夫历史观研究(英文)
20世纪英国现代主义文学大师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1)一生致力于小说创作的革新,推动了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还撰述了她所处时代的战争、女权主义运动、同性恋现象以及大英帝国衰落等历史事件。伍尔夫的现代主义作品貌似脱离历史背景,但实际上却根植于现代性的历史真实之中,而且还是叙述历史的有效手段。本专著全面研究伍尔夫的日记、自传、书信、演讲稿、文学评论和有关伍尔夫的传记、笔记、档案资料和手稿等历文学8.3万字 - 会员
艾丽丝·沃克的混杂性书写研究
本书依据霍米·巴巴的混杂性理论,探讨美国小说家艾丽丝·沃克如何在小说中结合美国黑人和印第安传统文化元素,以及现代西方写作技巧与理念,凸显文本在叙事、神话、宗教信仰和人物塑造等方面的混杂性,建构独特的美国黑人一印第安文学范式,展现他们在白人文化压迫下建构自己混杂身份所采取的创作策略和民族意识,质疑主流群体所界定的简单化的种族身份。从混杂性的视角对沃克的作品进行解析,不仅可以进一步了解沃克的文学创作特文学20.1万字 - 会员
乾嘉幕府与诗歌研究:以卢见曾、毕沅、曾燠、阮元幕府为个案的考察
清代诗歌、诗学之盛及其风气的转变与幕府甚为相关,清代文学的发生、发展乃至繁盛也与幕府的作用密不可分。本书以清代乾嘉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四大幕府为研究对象,以点带面地论述了乾嘉幕府对诗学演进以及文人生存状态的影响。将乾嘉“幕府”与“诗歌”的状况全景展示于笔下,既描绘出四个幕府中文人群体的“群贤图”,又呈现了诗学演进的“众生态”。文学18.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