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何鸿舫医案及墨迹校评(何氏二十八世医著新编)
(清)何鸿舫著 何新慧等校评更新时间:2024-06-12 19:02:19
最新章节:参考文献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何氏名医辈出,累世传承,何鸿舫是其中之出类拔萃者,他医道精湛,擅长书法,留下的众多方笺,既是医案,又是艺术隗宝,受到人们的争相追索和珍藏,亦是深入研究的宝贵资料。本书以此为旨,将何鸿舫的相关资料作一较完整的疏理、展示、校注、评析,以冀更好地传承、发扬、光大。
上架时间:2023-04-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清)何鸿舫著 何新慧等校评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健康长寿:延缓衰老的科学与行动
本书以权威研究机构和专家的大量实验和研究报告为依据,深入分析了关于衰老的特征及其成因,在细胞、基因、菌落和病毒的层面科学地揭示了人类衰老的秘密,综述了科学家们为了延缓衰老和健康长寿目前正在做的工作。除了药物与各种营养剂之外,本书讨论了如何通过日常的膳食和运动达到晚年健康的目的。其中还有专门一章介绍如何增加免疫力来抵抗目前的新型冠状病毒大流行。医学13.7万字 - 会员
学习中医很简单:我的《四圣心源》习悟记
本书以《四圣心源》为研究背景,将阴阳和五行带入自然现象和普通生活中,使得五行、阴阳理论不再玄乎难懂。用缜密、简洁、有趣的逻辑介绍了中医的整体理论——圆运动理论,可令读者迅速融入到中医的氛围里。紧接着,作者也对二十四脉和一些常见的中药进行了解读,让我们看到了更为完整和丰富的中医。最后讲述了用中医理论治疗疾病的思路和方法,能引领读者从理论顺利地走向临床。本书简述了作者首创的阴阳蜡烛理论,极具趣味的脉诊医学16.8万字 - 会员
四十年基层针灸得失录
《四十年基层针灸得失录》作者杨承岐是河北省石家庄地区的基层医生,曾任职乡镇中心卫生院院长。作者十二岁学医,十六岁悬壶乡里。虽然因小儿麻痹症夺去了左腿的健康,但为了诊治患者,靠一根拐杖,一架破旧自行车的帮助,走遍了方圆百余里大小村庄的千家万户。作者将其三十多年临证得失倾囊写出,毫无保留。所有的观点和方法都源于临床又验之临床,是他后半生攻病克难的“百宝囊本书既有理论探讨,又有临床研究:既有成功的经验,医学10.3万字 - 会员
胡希恕伤寒论讲座(第2版)
本书系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晚年《伤寒论》讲课的“完全现场”,是在2008年出版的《胡希恕伤寒论讲座》基础上,加入日本弟子的录音,进行逐条增补,使冯世纶教授的录音能够完全还原,从而做到中日合璧,完整再现胡老的学术思想。全书稿按照《金匮要略》原文的顺序,将胡老对原文的讲解依次道来,理论联系实际,内容深入浅出。适合于中医临床工作者与研究者,中医院校师生,中医文化爱好者及经方爱好者阅读参考。本书市场潜力很强医学42.1万字 - 会员
任之堂中药讲记
本书以理顺中药思路为主线,展示了传统中医最为独特的取象悟性思维,将任之堂的用药心法全盘托出。在轻松学习之余,将中医最精髓的医理(升降气机)以最通俗的文字讲述出来。书里颇多对药象、病象、自然万象的领悟,观点独特新颖,发前人所未发,大开学者悟性,令人有迅速步入中医之门之感。老师每天有感必讲,学生每天有闻必录。讲学记录之中,将最精深的医道,用取类比象、譬喻之法,妙趣横生地演绎出来。书里既没有条条框框的束医学18.2万字 - 会员
蒙医学针法刺法
蒙医学针法刺法系统介绍了蒙医针刺理论、配穴原理、蒙医针法刺法、常用穴位的局部解剖以及蒙医基础疾病的诊断要点、分型分析、针刺治疗方法,以及现代常见疾病的西医诊断依据、发病机制、蒙医诊断要点、蒙医辨证分析、蒙医针刺治疗方法。蒙医学针法刺法可供从事民族医学的临床、科研、教学工作者参考。医学22.6万字 - 会员
辨证录
《辨证录》是一本综合性医书。清·陈士铎述(托名岐伯、张仲景所传),成书约为1687年。全书十四卷,附《脉诀阐微》一卷。内容包括内、外、儿、妇等各种疾病病证。分伤寒、中寒、中风等126门,700余证,每证详列病状、病因、立法处方及方剂配伍,说理明白易晓,析证简要中肯,每于循乎常理之间突发反问,然后层层剖析、丝丝入扣,排除疑似、辨定本原。用药灵活切病,颇多经验之谈。但其辨证着重于症状的鉴别分析,而忽于医学36.7万字 - 会员
韦氏微创针法风湿病诊疗学(名医特色疗法丛书)
韦氏微创针法风湿病诊疗学阐述了中医学经筋理论的概念、分布规律、诊断方法、治疗技术及其在痹证(风湿病)中的应用等内容。针对常见风湿病的发病机制和常规诊疗中存在的问题,在基于中医经筋理论建立的现代经筋微创疗法及其诊疗体系框架下,重点介绍了韦氏微创针法在类风湿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军事训练伤及常见运动系统慢性劳损性疾病临床诊治中的应用。医学18.7万字 - 会员
临床针灸反射学(修订版)
本书应用反射学的观点,把经络归结为人体的生理、病理反射系统,提出针灸疗法是一种反射疗法,使传统的针灸疗法与经络学说面目一新,并为它们与现代医学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本书集古今中外研究者包括作者37年来在国内外从事针灸临床、科研的丰硕成果与经验,阐释经络的实质与探讨针灸疗法的主要技术理论,尤其注重从临床实际出发,分析针灸治疗常见顽固病症时的难点与提高疗效的途径,故它不仅是针灸临床、科研、教学人员的高级医学63.4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王琦医书精选2:王琦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创建与应用
本书是作者对中医证候、中医诊疗疾病模式的渐进性探索、研究、反思的总结和归纳。作者通过对医学模式、中医诊疗模式的回顾,以及证候的研究,进一步对辨病论治深度思考、对辨证论治反思,同时通过对中医体质学说的系统梳理、构建学说,逐步形成了一个渐进、清晰的研究思路,最终落脚于对中医诊疗模式的反思、探索和总结,从而提出了更为切合于临床实际的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三辨诊疗模式的提出是中医诊疗模式的一次革命性飞中医17.1万字 - 会员
书法赏析
书法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瑰宝,也是中国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古以来,中医与书法密不可分,许多中医大家的书法造诣精深,临证处方,一笔一画,无不体现着中国书法的魅力。本书首先讲述了中国书法的历史,析其源流,叙其发展。书中还介绍了学写书法的入门知识和各种书体的特点及写法,并配以大量名家书法作品,给书法爱好者指以学写书法的路径。作者简介:蔡贵彬,师承中医学者、上海中医药大学潘华信教授。毕业于上海戏剧学中医8.9万字 - 会员
海派中医内科丁甘仁流派系列丛书:童少伯学术经验集
童少伯曾任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教授、上海华隆中医院医务主任,50年代初期改读西医,后任上海第十一人民医院、曙光医院肾炎专题研究小组组长。本书上篇介绍童少伯生平史略,中篇讲述其学术思想、临证经验与用药特色、验方,下篇选述经典医案、医论。中医15.7万字 - 会员
推拿保健护儿郎
本书为《中医育儿丛书》之一,主要介绍小儿推拿相关内容。本书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为基础篇,主要介绍了小儿保健推拿的特点、作用机理,常用穴位、手法及介质,适应症及注意事项;第二章为亚健康篇,主要介绍了小儿反复感冒、腹胀等常见的亚健康状态的认识、推拿要点、预防护理及互动交流;第三章为疾病篇,主要介绍了发热、咳嗽等疾病的早期防范、证型辨识、穴位及手法的规范操作、调养护理、病情观察及典型病例专家解答;第四章为中医9.4万字 - 会员
中医入门大医讲记:胡永盛医述
胡永盛,男,长春中医药大学教授,1926年生,吉林省吉林市人,曾任方剂教研室、中医各家学说教研室主任,从事教学、医疗工作达50余年。长期专研《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中医经典理论及《易经》等祖国传统文化,旁通中医各家流派学说,拥有丰富的祖国传统医学理论及临床经验。著有《中药方剂学》、《串雅内编造注》、《新编中成药》、《民间医方传心录》等书,发表20余篇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曾主持完成中医13.4万字 - 会员
中医骨伤学术流派渊源与创新发展
中医骨伤科流派是中医学术流派的重要分支,历史悠久,是建立在中医学理论与临床经验的基础之上,通过不断积累和完善,逐渐发展成为学术底蕴深厚、手法技术鲜明、临床疗效显著、深得群众信赖、传承脉络明确的临床流派。此书是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将先前的中医骨伤流派如儒家、道家及佛家等八类伤科流派归纳总结。随着国家对中医药事业的大力扶持,中医骨伤流派逐渐细化、地域化,现阶段发展较好的有福建南少林骨伤流派、上海石氏伤中医13.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