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风力发电发展预测与评价
刘琳更新时间:2019-01-03 15:17:58
最新章节:参考文献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我国高度重视风电产业发展,明确“十二五”新能源产业发展重点是加快提高风电在能源供应中的比重。而风电产业从起步到大规模发展呈跳跃式前进,其开发利用过程也呈现多学科交叉的特点。本书紧扣“新能源风电、风电发展预测、技术进步评价、人才供需预测与结构分析”等主题,以理论研究为主,结合实证研究经验和数据,就新能源风电发展中相关预测与评价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风电装机容量、发电负荷、技术人才供给、需求预测及结构分析方法与结论,以及技术贡献率、技术进步程度评价方法。本书主要研究结论可为促进新能源风电产业及其他新能源领域有序发展提供政策参考;本书提出的研究方法可为新能源预测与评价提供研究帮助。
上架时间:2013-09-23 00:00:00
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刘琳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中国能源技术进步偏向:政策驱动与环境影响
本书将能源要素和环境目标引入技术进步偏向与内生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框架,着重探讨能源技术进步偏向的环境影响,并对其政策驱动效果进行评估。具体来说:一是构建一体化研究模型进行理论分析,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窥探能源技术进步偏向、环境政策和环境目标3者间的联动机制;二是将STIRPAT模型扩展到空间面板形式,探究能源技术进步偏向的环境影响;三是基于动态面板和广义矩估计(GMM)分析命令控制型环境政策对能源技术工业11.8万字 - 会员
2021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与产业化
本书汇集了近几年我国煤层气勘探、开发、利用各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进展,涉及煤层气产业发展战略、煤层气储层研究、选区评价、钻完井技术、增产改造技术和生产技术,同时还包括煤炭地下气化与页岩气资源评价。书稿作者团队都是从事相关行业的专业人士,对煤炭产业的发展有着深刻的研究。本书适合于广大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和院校师生参考借鉴。工业21.1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热能工程与先进能源技术仿真与设计
能量转化的核心基础可能是多种多样的,但就其整个能源应用装置而言,大部分能源利用技术的研究、发展到最终的商业化都涉及传热、传质及导电过程的工程分析设计。本书主要以COMSOLMultiphysics?软件为工具,首先介绍了传质、传热、导电等单个物理过程的仿真,然后以燃料电池为例详细介绍多物理场间的耦合仿真。在经典物理的范畴内,大部分工程问题都可抽象为二阶及二阶以下的微分方程形式,因此本书中基于传热能源工程10.4万字 - 会员
新能源专业实验与实践教程
《新能源专业实验与实践教程》系统地提供了新能源相关专业所涉及的专业实验,包括专业基础实验,涉及半导体材料性质方面以及电化学性能测试等重要测试仪器操作等;专业综合实验,涉及太阳能电池性质及其系统和新型能源转化与存储器件,如燃料电池、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等;以及专业创新实验,以燃料电池、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为例展示了新能源专业创新实验的开展方法。《新能源专业实验与实践教程》的各个实验项目自成体系,能源工程16.1万字 - 会员
太阳能干燥技术及应用
本书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太阳能干燥的基础知识,以及多种物料的太阳能干燥技术。本书的特点是内容丰富、实用性强。书中尽量简化理论叙述,文字通俗易懂,尽量用举例的方式说明一些基本理论和图表的应用。全书共分为8章,具体包括:绪论、太阳能干燥的基础知识、太阳能集热装置及供热系统、太阳能储热装置及系统、农副产品太阳能干燥、木材太阳能干燥、其他物料太阳能干燥、太阳能联合干燥等内容,反映了国内外在太阳能干燥方面的能源工程22.9万字 - 会员
再制造性工程
废旧机电产品能不能再制造,再制造的难易程度都取决于产品的再制造性。《再制造性工程》是一本讲解再制造性的专著,构建了系统的再制造工程体系,帮助读者从产品设计源头提升产品的再制造能力。能源工程16.2万字 - 会员
电池管理系统(BMS)设计与制造技术
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与技术研发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动力电池系统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主要能源,其性能好坏直接影响整车的安全性及续驶里程。电池管理系统(BMS)可以对动力电池进行信息采集、性能预测、状态控制及预警防护,为新能源汽车安全、可靠的使用提供有效保障。近十年来,作者与国内多家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合作,对BMS开发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电池管理系统(BMS)设计与制造能源工程10.3万字 - 会员
换热器结垢原理与抑制技术
换热器在运行过程中普遍面临着一个问题——换热表面结垢,严重影响了设备的换热效率、安全性能和使用寿命。本书针对换热器表面污垢的生长机理、污垢热阻预测模型以及污垢抑制技术,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介绍。基于对污垢生长特性的认识,探索了抑垢和除垢方法,提出了具有除污和抑垢功能的换热器。同时聚焦广泛应用于热泵空调系统的强化换热管,揭示了其在长期运行过程中混合污垢的生长机理,建立了多参数污垢预测模型,用于指导换热器能源工程17.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