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4-28 11:10:46
封面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导读
解放政治学·生命政治学·无为政治学
一 生产力与现代性的创造性破坏逻辑:马克思与现代性技术批判的解放政治学视角
二 工具理性与现代性的历史颠倒:现代性技术批判的生命政治学视角
三 技术法则与现代性的超实现化:当代激进技术批判的无为政治学
四 结论
《资本论》中的生命政治
一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生命政治后果
二 《资本论》中的双重规训
三 “劳动力”概念与生命政治
生产与治理:作为政治经济学视差的生命政治学
一 前资本主义的家政与政治
二 社会关系的生产: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三 个体的生产:治理范式下的生命政治
哲学对政治的僭越:当代生命政治的隐形支点
一
二
三
“生命政治”论的隐秘线索:一个思想史的考察
一 生命政治的“史前史”
二 从福柯到阿甘本的“生命政治”
三 贯穿“生命政治”的思想史线索
结语
现代主体性政治的逻辑终点
一 从政治叙事角度提出的生命政治概念
二 以物质需求为核心的利益政治
三 以物性欲望为核心的欲望政治
四 以物性肉体为核心的身体政治
马克思拜物教批判语境中的“规训”向度
一 “物象化”的翻转机制与规训的“物质形态”
二 规训的“自动定向作用”、“物化”意识与规训的“观念形态”
三 重返“物象化”与“物化”的“总体性批判”与西方激进左翼的理论限度
资本与劳动辩证法的另类解读
一 资本与“他者”的并立:资本主义社会的二元逻辑
二 “哥白尼式的倒置”:资本主义社会的本体力量
三 帝国与大众:自治主义逻辑的全球扩展
哲学是解放的事业
一 哲学走向政治
二 主体的生产
三 为共同性而斗争
历史唯物主义与生命政治学
一 历史唯物主义与生命政治理论的原初视域
二 历史唯物主义与生命政治理论的核心论域
三 历史唯物主义与生命政治学批判
四 结语
卢梭与马克思:政治的生命现象学探索者
一 现代生命政治的诞生
二 卢梭对个人身体的生命政治探索
三 马克思解剖资本的生命政治策略
四 对人及其政治性的探索
五 劳动就是生命政治的决定性要素
当代西方生命政治研究的几种范式
一 治理技艺的现代形态
二 至高权力的原始核心
三 现代性秩序下的废弃生命
四 帝国统治的权力范式
五 结论
“社会加速”与“美好生活”之间的张力与超越
一 问题:“社会加速”与“美好生活”的链接何以产生?
二 困境:“社会加速”与“美好生活”之间的张力
三 批判:资本逻辑与“社会加速”的共谋
四 展望:超越资本逻辑的“美好生活”
生命政治批判: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历史批判的“隐性逻辑”
一 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生命政治批判的立足点
二 对资本的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生命政治批判的主基调
三 批判与建构:马克思生命政治批判的辩证视域
重塑阶级逻辑:当代生命政治的范式转换及其建构性意义
一 生命政治与生命权力的二元对抗
二 生命政治批判空间的构建
三 重塑危机和解放的内在关联
“生之生产”:马克思与生命政治学批判的理论关联
一 聚焦福柯:生命政治学到底在说什么?
二 从“生”之绽露到物质之生: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两重维度
三 马克思在何种意义上可以作为生命政治学批判的奠基者?
《资本论》的机器观及其人学向度
一 作为资本的机器与资本的高级形态
二 作为资本的机器与人的存在方式的深层异化
三 作为资本的机器与人的自由个性的实现
论奈格里“非物质劳动理论”
一 非物质劳动理论回归对劳动问题的研究
二 非物质劳动是当代生产劳动的主要形式
三 劳动问题的本质是生产的社会关系
生命政治反抗资本统治的三重原则
一 生命政治生产对资本价值规律的逾越
二 生命政治生产对资本权力形式的挑战
三 生命政治生产对资本主义私有财产的扬弃